书目信息 |
| 题名: |
呼吸秋千
|
|
| 作者: | 米勒 著 ;余杨 , 吴文权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2.11 |
|
| 页数: | 350页 | |
| 开本: | 21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516.45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长篇小说--chang pian xiao shuo--德国--现代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221-17234-1 | |
| 000 | 01487nam0 2200265 450 | |
| 001 | 484907 | |
| 010 | @a978-7-221-17234-1@b精装@dCNY68.00 | |
| 100 | @a20220906d2022 em y0chiy50 ea | |
| 101 | 1 | @achi@cger |
| 102 | @aCN@b520000 | |
| 105 | @ay z 000a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呼吸秋千@Ahu xi qiu qian@f(德) 赫塔·米勒著@d= Atemschaukel@fHerta Muller@g余杨, 吴文权译@zger |
| 210 | @a贵阳@c贵州人民出版社@d2022.11 | |
| 215 | @a350页@d21cm | |
| 314 | @a赫塔·米勒, 2009年, 因其“以诗的凝炼, 散文的率直, 描绘流离失所者的处境”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生于罗马尼亚, 1973年入蒂米什瓦拉西部大学。毕业后进入机器工厂任译员, 后以任职于幼儿园、教授德语谋生。1982年, 出版处女作《低地》, 此后陆续有多部重要作品问世。先后获得过二十多个奖项, 包括德语文学界重要的克莱斯特奖。其作品已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 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余杨, 任教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战后文学、德语诗学。吴文权, 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后留学德国, 现任教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
| 330 | @a本书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结束时, 作者将笔触对准了一群德国人, 小说讲述了17岁男主人公在二战时的经历, 饥饿与恐惧渗透到了呼吸之中, 每一次呼吸都像荡秋千一样带来眩晕与痛苦。以大角度描绘了那个时代。 | |
| 500 | 10 | @aAtemschaukel@mChinese |
| 606 | 0 | @a长篇小说@Achang pian xiao shuo@y德国@z现代 |
| 690 | @aI516.45@v5 | |
| 701 | 1 | @a米勒@Ami le@g(Muller, Herta),@f1953-@4著 |
| 702 | 0 | @a余杨@Ayu yang@4译 |
| 702 | 0 | @a吴文权@Awu wen quan@4译 |
| 801 | 0 | @aCN@c20220906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516.45@eM656-4 | |
| 呼吸秋千/(德) 赫塔·米勒著= Atemschaukel/Herta Muller/余杨, 吴文权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22.11 |
| 350页;21cm |
| ISBN 978-7-221-17234-1(精装):CNY68.00 |
| 本书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结束时, 作者将笔触对准了一群德国人, 小说讲述了17岁男主人公在二战时的经历, 饥饿与恐惧渗透到了呼吸之中, 每一次呼吸都像荡秋千一样带来眩晕与痛苦。以大角度描绘了那个时代。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呼吸秋千
索取号:I516.45/M656-4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96176 | 215961760 | 文学库116/116文学库 17排6列6层/ [索取号:I516.45/M656-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