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
|
作者: | 李岳岩 , 陈静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12 |
|
页数: | 290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201.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建筑设计--jian zhu she ji--节能设计--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12-25228-2 |
000 | 01544nam0 2200265 450 | |
001 | CAL 0120213138844 | |
010 | @a978-7-112-25228-2@dCNY78.00 | |
100 | @a20210310d2020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Ajian zhu quan sheng ming zhou qi de tan zu ji@f李岳岩, 陈静著 |
210 |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0.12 | |
215 | @a290页@c图@d26cm | |
300 | @a“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下的子课题“建筑绿色性能模拟分析技术流程和策略”资助 | |
314 | @a李岳岩, 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静, 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建筑学院教学委员会主任。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本书在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构成、研究现状等先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建筑全寿命周期碳足迹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分析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阶段碳排放的构成和主要控制要素 ; 运用此方法计算2005年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的碳足迹, 并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提出具体的碳排放构成和减碳策略 ; 在此基础上研究降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研究降低碳排放60%-65% (对标2005年) 的途径与方法。本书注重理论模拟性建立与实际计算分析相结合, 选取2005年的数栋已设计建成的建筑进行实际计算与数据分析, 以分析结果指导建筑设计策略和方法的应对, 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 |
606 | 0 | @a建筑设计@Ajian zhu she ji@x节能设计@x研究 |
690 | @aTU201.5@v5 | |
701 | 0 | @a李岳岩@Ali yue yan@4著 |
701 | 0 | @a陈静@Achen jing@4著 |
801 | 0 | @aCN@c20210906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201.5@eL328 | |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李岳岩, 陈静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12 |
290页:图;26cm |
“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 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下的子课题“建筑绿色性能模拟分析技术流程和策略”资助 |
ISBN 978-7-112-25228-2:CNY78.00 |
本书在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构成、研究现状等先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建筑全寿命周期碳足迹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分析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阶段碳排放的构成和主要控制要素 ; 运用此方法计算2005年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的碳足迹, 并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提出具体的碳排放构成和减碳策略 ; 在此基础上研究降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设计策略与方法, 研究降低碳排放60%-65% (对标2005年) 的途径与方法。本书注重理论模拟性建立与实际计算分析相结合, 选取2005年的数栋已设计建成的建筑进行实际计算与数据分析, 以分析结果指导建筑设计策略和方法的应对, 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索取号:TU201.5/L32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16061 | 215160616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37排3列1层/ [索取号:TU201.5/L328] | 在馆 | |
2 | 1516062 | 215160625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37排3列1层/ [索取号:TU201.5/L32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