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方碑村试验
|
|
作者: | 何志毅 主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11 |
|
页数: | 263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984.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灾区--zai qu--城乡规划--研究--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13-04834-9 |
000 | 01217nam0 2200253 450 | |
001 | 012010809613 | |
005 | 20100406163509.29 | |
010 | @a978-7-313-04834-9@dCNY25.00 | |
100 | @a20100406d2009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ac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方碑村试验@Afang bei cun shi yan@e“一帮一”灾后乡村家园重建计划@f何志毅主编@Fhe zhi yi zhu bian |
210 | @a上海@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d2009.11 | |
215 | @a263页@c图, 肖像@d23cm | |
330 | @a本书以叙事、论述及媒体报道等手法,翔实记录了方碑村遭受“5·12”地震巨大创伤后,在“一帮一”灾后乡村家园重建计划的援助下,如何走过从抗灾救灾到住房重建,再到生产自救的艰难历程,真实反映了“一帮一”模式在中国的实践现状及社会效应,也客观反映了方碑村试验存在的不足,引发了对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帮困话题的种种思索。 | |
333 | @a本书读者为各级政府领导、大学教授、企业家、社会公益组织领导,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公益事业密切关注的社会人士 | |
517 | 1 | @a“一帮一”灾后乡村家园重建计划@Abang yi"zai hou xiang cun jia yuan chong jian ji hua |
606 | 0 | @a灾区@Azai qu@x城乡规划@x研究@y中国 |
690 | @aTU984.2@v4 | |
701 | 0 | @a何志毅@Ahe zhi yi@4主编 |
801 | 0 | @aCN@bQSSK@c20100406 |
905 | @b774238-42@dTU984.2@eH228@f5 | |
方碑村试验:“一帮一”灾后乡村家园重建计划/何志毅主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1 |
263页:图, 肖像;23cm |
使用对象:本书读者为各级政府领导、大学教授、企业家、社会公益组织领导,以及对企业社会责任、公益事业密切关注的社会人士 |
ISBN 978-7-313-04834-9:CNY25.00 |
本书以叙事、论述及媒体报道等手法,翔实记录了方碑村遭受“5·12”地震巨大创伤后,在“一帮一”灾后乡村家园重建计划的援助下,如何走过从抗灾救灾到住房重建,再到生产自救的艰难历程,真实反映了“一帮一”模式在中国的实践现状及社会效应,也客观反映了方碑村试验存在的不足,引发了对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帮困话题的种种思索。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方碑村试验
索取号:TU984.2/H22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774238 | 207742380 | 建筑库201/201建筑库 64排3列1层/ [索取号:TU984.2/H228] | 在馆 | |
2 | 774239 | 207742399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资料室/201建筑库 66排2列2层/ [索取号:TU984.2/H228] | 在馆 | |
3 | 774240 | 207742406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资料室/101建筑库 88排2列2层/ [索取号:TU984.2/H228] | 在馆 | |
4 | 774241 | 207742415 | 建筑库201/201建筑库 64排3列1层/ [索取号:TU984.2/H228] | 在馆 | |
5 | 774242 | 207742424 |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资料室/101建筑库 88排2列2层/ [索取号:TU984.2/H22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