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CALIS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爱因斯坦与柏格森之辩
    
 
作者: 卡纳莱丝 著 ;孙增霖 译
分册:  
出版信息: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19.06
页数: 412页
开本: 24cm
丛书名: 子午线图书馆
单 册:
中图分类: B016.9
科图分类:
主题词: 时间哲学--shi jian zhe xue
电子资源:
ISBN: 978-7-5407-8549-9
 
 
 
 
 
000 02609nam 2200301 450
001 012019000818
010    @a978-7-5407-8549-9@b精装@dCNY78.00
100    @a20190612d2019 em y0chiy50 ea
101 1  @achi@ceng
102    @aCN@b450000
105    @ay a 000yy
106    @ar
200 1  @a爱因斯坦与柏格森之辩@Aai yin si tan yu bo ge sen zhi bian@e改变我们时间观念的跨学科交锋@f(美) 吉梅纳·卡纳莱丝著@F(mei) ji mei na ·ka na lai si zhu@d= The physicist and the philosopher@eEinstein, Bergson, and the debate that chang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ime@fJimena Canales@Fjimena canales@g孙增霖译@zeng
210    @a桂林@c漓江出版社@d2019.06
215    @a412页@d24cm
225 2  @a子午线图书馆@Azi wu xian tu shu guan@i大学新知@h第一辑
314    @a吉梅纳·卡纳莱丝 (Jimena Canales), 物理学史专家, 致力于研究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之间的关系。她在蒙特雷 (Monterrey) 大学获得工程物理学学士学位, 后于哈佛大学获得科学史硕士和博士学位。孙增霖, 山东济南人, 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山东师范大学, 长期从事外国哲学和宗教哲学的教学和研究, 已出版相关译著四部。
320    @a有书目 (第399-412页)
330    @a本书是对时间这一至关重要问题的几乎百科全书式的探究。 1922年4月6日, 在法国哲学学会由知识精英促成了爱因斯坦与柏格森的一场会面, 结果两人之间爆发了尖锐的争论。柏格森认为相对论更适用于认识论的范畴, 时间必须以哲学的方式加以理解; 他认为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一种嫁接在科学上的形而上学, 不是科学。爱因斯坦则针锋相对地回应说哲学家的时间并不存在, 在物理学家的时间之外很多只有某种心理学意义上的时间。争论过去几个月后, 爱因斯斯坦因为发现光电效应法则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柏格森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写作了《绵延与同时性》, 他的哲学生涯也因这场争论而焕发了第二春, 并于192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哲学家和物理学家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高峰, 然而他们对时间问题的看法从未达成和解, 分歧贯穿余生, 而且影响深远。这场争论的背景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由来已久的分野与交锋。伴随着相对论的提出及其所引发的世界性影响,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让这种传统的争锋变得更加尖锐。本书就是对这场争论及其余波的精密梳理和精彩反思, 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证明了关于时间之谜的争论是如何改变了精神的历史进程, 堪称一部以时间为主题的思想认知简史。
410  0 @12001 @a子午线图书馆@i大学新知@h第一辑
500 10 @aPhysicist and the philosopher : Einstein, Bergson, and the debate that chang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ime@mChinese
517 1  @a改变我们时间观念的跨学科交锋@Agai bian wo men shi jian guan nian de kua xue ke jiao feng
606 0  @a时间哲学@Ashi jian zhe xue
690    @aB016.9@v5
701  1 @a卡纳莱丝@Aka nai er@g(Canales, Jimena)@4著
702  0 @a孙增霖@Asun zeng lin@4译
801  0 @aCN@c20190612
905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b21424363@dB016.9@eK151@f1
    
    爱因斯坦与柏格森之辩:改变我们时间观念的跨学科交锋/(美) 吉梅纳·卡纳莱丝著= The physicist and the philosopher:Einstein, Bergson, and the debate that chang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ime/Jimena Canales/孙增霖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9.06
    412页;24cm.-(子午线图书馆.大学新知.第一辑)
    
    
    ISBN 978-7-5407-8549-9(精装):CNY78.00
    本书是对时间这一至关重要问题的几乎百科全书式的探究。 1922年4月6日, 在法国哲学学会由知识精英促成了爱因斯坦与柏格森的一场会面, 结果两人之间爆发了尖锐的争论。柏格森认为相对论更适用于认识论的范畴, 时间必须以哲学的方式加以理解; 他认为爱因斯坦的理论是一种嫁接在科学上的形而上学, 不是科学。爱因斯坦则针锋相对地回应说哲学家的时间并不存在, 在物理学家的时间之外很多只有某种心理学意义上的时间。争论过去几个月后, 爱因斯斯坦因为发现光电效应法则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柏格森为了捍卫自己的观点写作了《绵延与同时性》, 他的哲学生涯也因这场争论而焕发了第二春, 并于192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哲学家和物理学家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高峰, 然而他们对时间问题的看法从未达成和解, 分歧贯穿余生, 而且影响深远。这场争论的背景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由来已久的分野与交锋。伴随着相对论的提出及其所引发的世界性影响, 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让这种传统的争锋变得更加尖锐。本书就是对这场争论及其余波的精密梳理和精彩反思, 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证明了关于时间之谜的争论是如何改变了精神的历史进程, 堪称一部以时间为主题的思想认知简史。
●
相关链接 在E读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爱因斯坦与柏格森之辩     索取号:B016.9/K151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424363   214243638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7排2列1层/ [索取号:B016.9/K151] 在馆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