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文脉的演进
|
|
| 作者: | 陈引驰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华书局 2024.12 |
|
| 页数: | 537页 | |
| 开本: | 22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209.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中国文学--古代文学史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01-16907-2 | |
| 000 | 01292nam0 2200241 450 | |
| 001 | 01013942 | |
| 005 | 20251022110638.91 | |
| 010 | @a978-7-101-16907-2@b精装@dCNY118.00 | |
| 100 | @a20241225d2024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 z 000z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文脉的演进@9wen mai de yan jin@e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f陈引驰著 |
| 210 | @a北京@c中华书局@d2024.12 | |
| 215 | @a537页@c图,彩照@d22cm | |
| 330 | @a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突破文学史叙述的一般格套,既见脉络的系统性,又见细节的丰富性,是很有视觉感的大学课堂实录。纵向从先秦一贯而下直至近现代,横向则以文类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读者接受等在内的中国文学网络,呈现文脉的演进。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提出中国文学史的三个轴心时代的独到之说、注重早期文学脱离音乐之后对文字表现的追求、聚焦近世文学对唐宋文学的承转变创、描绘近代文学转型的多元图景。既有学术上的着意开拓,又具备普及中国传统文学的意义。 | |
| 517 | 1 | @a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9zhong guo gu dai wen xue shi jiang lu |
| 606 | 0 | @a中国文学@x古代文学史 |
| 690 | @aI209.2@v5 | |
| 701 | 0 | @a陈引驰@9chen yin chi@4著 |
| 801 | 0 | @aCN@c20250909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209.2@eC620@ZC620@f1 | |
| 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陈引驰著.-北京:中华书局,2024.12 |
| 537页:图,彩照;22cm |
| ISBN 978-7-101-16907-2(精装):CNY118.00 |
| 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突破文学史叙述的一般格套,既见脉络的系统性,又见细节的丰富性,是很有视觉感的大学课堂实录。纵向从先秦一贯而下直至近现代,横向则以文类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读者接受等在内的中国文学网络,呈现文脉的演进。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提出中国文学史的三个轴心时代的独到之说、注重早期文学脱离音乐之后对文字表现的追求、聚焦近世文学对唐宋文学的承转变创、描绘近代文学转型的多元图景。既有学术上的着意开拓,又具备普及中国传统文学的意义。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文脉的演进
索取号:I209.2/C620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32134 | 216321344 | 文学库108/ [索取号:I209.2/C62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