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
|
|
| 作者: | 坦思利 , 托利 , 黑 著 ;潘教峰 , 张晓林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06 |
|
| 页数: | 26,247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TP274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数据采集 , 数据采集--研究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03-034725-1 | |
| 000 | 01485nam0 2200289 450 | |
| 001 | 005921176 | |
| 010 | @a978-7-03-034725-1@dCNY90.00 | |
| 100 | @a20120301d2012 em y0chiy50 ea | |
| 101 | 1 | @achi@ceng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 z 000yy | |
| 200 | 1 | @a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Adi si fan shi : shu ju mi ji xing ke xue fa xian@fTony Hey,Stewart Tansley,Kristin Tolle著@g潘教峰,张晓林等译 |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12.06 | |
| 215 | @a26,247页@c图,照片@d24cm | |
| 312 | @a封面英文题名:The fourth paradig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 | |
| 330 | @a本书介绍了地球与环境科学、生命与健康科学、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学术信息交流等方面基于海量数据的科研活动、过程、方法和基础设施,揭示了在海量数据和无处不在网络上发展起来的与实验科学、理论推演、计算机仿真这三种科研范式相辅相成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新范式的内涵和内容,包括利用多样化工具不间断采集科研数据等,并深入探讨了这种新范式对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学术信息交流及科学家群体的长远影响。 | |
| 510 | 1 | @aFourth paradig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zeng |
| 606 | 0 | @a数据采集 |
| 606 | 0 | @a数据采集@x研究 |
| 690 | @aTP274@v5 | |
| 701 | 0 | @a坦思利@Atan si li@c( )@c(Tansley, Stewart@4著 |
| 701 | 0 | @a托利@Atuo li@c( )@c(Tolle, Kristin)@4著 |
| 701 | 0 | @a黑@Ahei@c( )@c(Hey, Tony)@4编著 |
| 702 | 0 | @a潘教峰@Apan jiao feng@f(1967~)@4译 |
| 702 | 0 | @a张晓林@Azhang xiao lin@f(1956.10~)@4译 |
| 801 | 0 | @aCN@c20121226 |
| 905 | @dTP274@eT155@f1 | |
| 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Tony Hey,Stewart Tansley,Kristin Tolle著/潘教峰,张晓林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06 |
| 26,247页:图,照片;24cm |
| ISBN 978-7-03-034725-1:CNY90.00 |
| 本书介绍了地球与环境科学、生命与健康科学、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学术信息交流等方面基于海量数据的科研活动、过程、方法和基础设施,揭示了在海量数据和无处不在网络上发展起来的与实验科学、理论推演、计算机仿真这三种科研范式相辅相成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进一步探讨了这种新范式的内涵和内容,包括利用多样化工具不间断采集科研数据等,并深入探讨了这种新范式对科学研究、科学教育、学术信息交流及科学家群体的长远影响。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
索取号:TP274/T155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211214 | 212112140 | 自科库301/301自科库 42排6列4层/ [索取号:TP274/T15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