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千年寻脉
|
|
作者: | 张杰 , 敖仕恒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3.01 |
|
页数: | 356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984.2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城市规划--cheng shi gui hua--建筑设计--研究--北京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2-61494-4 |
000 | 01539nam0 2200265 450 | |
001 | 486248 | |
010 | @a978-7-302-61494-4@b精装@dCNY139.00 | |
100 | @a20220906d2023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千年寻脉@Aqian nian xun mai@e北京古都城市设计研究@f张杰, 敖仕恒著 |
210 | @a北京@c清华大学出版社@d2023.01 | |
215 | @a356页@c图@d23cm | |
314 | @a张杰, 工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清华大学教授,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特聘院长。敖仕恒,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学博士后, 现供职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 | |
320 | @a有书目 (第350-355页) | |
330 | @a本书以辽金以来的北京城演进过程为时间主线, 结合城市遗址状况、考古信息和历史文献记载, 借助几何分析等基本手段, 照应古代天学和地学的内涵, 从中宏观层面依据城址山川格局解读了北京古都的轴线确定、十字定位与山川岳镇构图、城郭设计、轴线山水形态和尺度模数等方面, 微观层面论述了元大都城市布局与地貌水形关系, 以及在此视角下的明清北京城的演变问题, 都城主要建筑群布局与地貌水形互动规律、相互距离和视域方位角设计等问题, 深入分析和揭示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下的中国古代空间文化和超距离大地测量技术对古都空间设计的影响。 | |
517 | 1 | @a北京古都城市设计研究@Abei jing gu du cheng shi she ji yan jiu |
606 | 0 | @a城市规划@Acheng shi gui hua@x建筑设计@x研究@y北京 |
690 | @aTU984.21@v5 | |
701 | 0 | @a张杰@Azhang jie@4著 |
701 | 0 | @a敖仕恒@Aao shi heng@4著 |
801 | 0 | @aCN@c20220906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984.21@eZ121 | |
千年寻脉:北京古都城市设计研究/张杰, 敖仕恒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3.01 |
356页:图;23cm |
ISBN 978-7-302-61494-4(精装):CNY139.00 |
本书以辽金以来的北京城演进过程为时间主线, 结合城市遗址状况、考古信息和历史文献记载, 借助几何分析等基本手段, 照应古代天学和地学的内涵, 从中宏观层面依据城址山川格局解读了北京古都的轴线确定、十字定位与山川岳镇构图、城郭设计、轴线山水形态和尺度模数等方面, 微观层面论述了元大都城市布局与地貌水形关系, 以及在此视角下的明清北京城的演变问题, 都城主要建筑群布局与地貌水形互动规律、相互距离和视域方位角设计等问题, 深入分析和揭示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下的中国古代空间文化和超距离大地测量技术对古都空间设计的影响。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千年寻脉
索取号:TU984.21/Z12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97211 | 215972115 | 建筑库201/201建筑库 65排7列4层/ [索取号:TU984.21/Z12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