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隧道围岩稳定性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与应用
|
|
作者: | 阳军生 , 赵炼恒 , 张箭 , 杨峰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03 |
|
页数: | 189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U452.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隧道工程--sui dao gong cheng--围岩稳定性--有限元分析--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3-043815-7 |
000 | 01458nam0 2200277 450 | |
001 | CAL 012015041491 | |
010 | @a978-7-03-043815-7@dCNY69.00 | |
100 | @a20160615d2015 ekm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a 000yy | |
200 | 1 | @a隧道围岩稳定性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与应用@Asui dao wei yan wen ding xing ji xian fen xi shang xian you xian yuan fa yu ying yong@f杨峰 ... [等] 著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15.03 | |
215 | @a189页@c图@d24cm | |
304 | @a题名页题其余责任者: 阳军生, 赵炼恒, 张箭 | |
320 | @a有书目 (第183-189页) | |
330 | @a本书探讨了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理论的几种实现方式, 包括刚体平动运动单元法和塑性变形单元法并提出编程流程。在此基础上, 计算并分析了圆形隧道围岩稳定性和支护反力系数影响因素, 围岩破坏模式的形态特征和演变规律。同时, 对于平行双洞隧道、偏压隧道等特殊问题也有所涉及。最后针对一座隧道洞口段亚粘土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大变形和冒顶坍塌的工程实例, 利用上限有限元法分析了地层失稳原因以及理论计算所得破坏形态和范围, 为现场加固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 |
333 | @a本书可供从事岩土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学习和工作的广大高校师生以及现场工程技师人员参考使用。 | |
606 | 0 | @a隧道工程@Asui dao gong cheng@x围岩稳定性@x有限元分析@x研究 |
690 | @aU452.1@v5 | |
701 | 0 | @a阳军生@Ayang jun sheng@4著 |
701 | 0 | @a赵炼恒@Azhao lian heng@4著 |
701 | 0 | @a张箭@Azhang jian@4著 |
701 | 0 | @a杨峰@Ayang feng@4著 |
801 | 0 | @aCN@c20160615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U452.1@eY170@f1 | |
隧道围岩稳定性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与应用/杨峰 ... [等] 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03 |
189页:图;24cm |
使用对象:本书可供从事岩土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学习和工作的广大高校师生以及现场工程技师人员参考使用。 |
ISBN 978-7-03-043815-7:CNY69.00 |
本书探讨了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理论的几种实现方式, 包括刚体平动运动单元法和塑性变形单元法并提出编程流程。在此基础上, 计算并分析了圆形隧道围岩稳定性和支护反力系数影响因素, 围岩破坏模式的形态特征和演变规律。同时, 对于平行双洞隧道、偏压隧道等特殊问题也有所涉及。最后针对一座隧道洞口段亚粘土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大变形和冒顶坍塌的工程实例, 利用上限有限元法分析了地层失稳原因以及理论计算所得破坏形态和范围, 为现场加固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隧道围岩稳定性极限分析上限有限元法与应用
索取号:U452.1/Y17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257860 | 212578600 |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资料室/土木与交通学院资料室 1排1列1层/ [索取号:U452.1/Y17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