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下一个物种
|
|
作者: | 坦尼森 著 ;黄乘明 , 周岐海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24.04 |
|
页数: | xi, 265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科普名家经典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Q11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物种进化--wu zhong jin hua--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730-1509-9 |
000 | 01760nam 2200337 450 | |
001 | 93109 | |
005 | 20250818190502.17 | |
010 | @a978-7-5730-1509-9@dCNY58.00 | |
100 | @a20240507d2024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46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下一个物种@Axia yi ge wu zhong@f(美) 迈克尔·坦尼森著@g黄乘明, 周岐海译 |
210 | @a海口@c海南出版社@d2024.04 | |
215 | @axi, 265页@d24cm | |
225 | 2 | @a科普名家经典@Ake pu ming jia jing dian |
312 | @a原文题名取自版权页 | |
312 | @a封面其他题名: 地球生命的进化与人类的未来 | |
314 | @a迈克尔·坦尼森, 科学作家, 曾经在《发现》《科学美国人》《新科学家》《国家野生动物》《奥杜邦》《科学》《史密森尼》及其他期刊发表过300多篇文章。他曾是杜克大学尼古拉斯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的媒体研究员。 | |
330 | @a作者在书中依托在世界各地的实地考查, 探讨了自然的未来和即将到来的第六次大灭绝, 以及人类能否熬过大灭绝的考验, 并以此进行了一系列推理思考: 没有了人类, 海洋是否能够恢复以前的面貌? 生命的形态能否恢复到人类出现之前变得非常大? 会有极少数人类熬过即将到来的大灭绝吗? 这些人群会不会孤立成为不同的物种? 征服火星能否带来另一种形态的人类? 我们能否将思想上传至电脑成为一种虚拟形式的生命? 基因工程能够创造出一种更加智能、更加长寿的生物吗? 我们该如何识别下一种人类? 他们在哪? | |
410 | 0 | @12001 @a科普名家经典 |
500 | 10 | @aNext species : the future of evolution@mChinese |
517 | 1 | @a地球生命的进化与人类的未来@Adi qiu sheng ming de jin hua yu ren lei de wei lai |
606 | 0 | @a物种进化@Awu zhong jin hua@x研究 |
690 | @aQ111@v5 | |
701 | 1 | @a坦尼森@Atan ni sen@g(Tennesen, Michael)@4著 |
702 | 0 | @a黄乘明@Ahuang cheng ming@4译 |
702 | 0 | @a周岐海@Azhou qi hai@4译 |
801 | 0 | @aCN@c20250909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Q111@eT155@f1 | |
下一个物种/(美) 迈克尔·坦尼森著/黄乘明, 周岐海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24.04 |
xi, 265页;24cm.-(科普名家经典) |
ISBN 978-7-5730-1509-9:CNY58.00 |
作者在书中依托在世界各地的实地考查, 探讨了自然的未来和即将到来的第六次大灭绝, 以及人类能否熬过大灭绝的考验, 并以此进行了一系列推理思考: 没有了人类, 海洋是否能够恢复以前的面貌? 生命的形态能否恢复到人类出现之前变得非常大? 会有极少数人类熬过即将到来的大灭绝吗? 这些人群会不会孤立成为不同的物种? 征服火星能否带来另一种形态的人类? 我们能否将思想上传至电脑成为一种虚拟形式的生命? 基因工程能够创造出一种更加智能、更加长寿的生物吗? 我们该如何识别下一种人类? 他们在哪?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下一个物种
索取号:Q111/T15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27067 | 216270675 | 自科库401/ [索取号:Q111/T15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