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徽州传统建筑现代宜居活化与实践
|
|
作者: | 钟杰 , 张笑笑 编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4.12 |
|
页数: | 152页 | |
开本: | 28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982.295.4 , TU982.29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村落--cun luo--乡村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徽州地区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12-28275-3 |
000 | 01520nam0 2200265 450 | |
001 | 91646 | |
005 | 20250817102150.75 | |
010 | @a978-7-112-28275-3@dCNY58.00 | |
100 | @a20250110d2024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徽州传统建筑现代宜居活化与实践@Ahui zhou chuan tong jian zhu xian dai yi ju huo hua yu shi jian@f钟杰, 张笑笑编著 |
210 |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12 | |
215 | @a152页@c图@d28cm | |
300 | @a“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的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资助 | |
330 | @a本书从徽州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视角入手, 研究徽州传统建筑活化动因, 得出宜居营建的地域文化特征。以祁门县闪里镇磻村为实践研究对象, 从价值特色、遗产保护、功能提升、宜居改造、活化利用等方面提出具体保护发展策略, 对案例的实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与总结, 为徽州地区乃至全国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出可借鉴的经验。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精粹、乡土中国的活化石, 是凝固的历史载体、看得见的乡愁、不可复制的文化遗存。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 也是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之一, 更是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资源与潜在力量。 | |
606 | 0 | @a村落@Acun luo@x乡村规划@x建筑设计@x研究@y徽州地区 |
690 | @aTU982.295.4@v5 | |
690 | @aTU982.295@v4 | |
701 | 0 | @a钟杰@Azhong jie@4编著 |
701 | 0 | @a张笑笑@Azhang xiao xiao@4编著 |
801 | 0 | @aCN@c20250909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982.295@eZ728@f1 | |
徽州传统建筑现代宜居活化与实践/钟杰, 张笑笑编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12 |
152页:图;28cm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传统村落活态化保护利用的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资助 |
ISBN 978-7-112-28275-3:CNY58.00 |
本书从徽州地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视角入手, 研究徽州传统建筑活化动因, 得出宜居营建的地域文化特征。以祁门县闪里镇磻村为实践研究对象, 从价值特色、遗产保护、功能提升、宜居改造、活化利用等方面提出具体保护发展策略, 对案例的实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与总结, 为徽州地区乃至全国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出可借鉴的经验。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精粹、乡土中国的活化石, 是凝固的历史载体、看得见的乡愁、不可复制的文化遗存。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 也是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之一, 更是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下不可忽视的极为重要的资源与潜在力量。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徽州传统建筑现代宜居活化与实践
索取号:TU982.295/Z72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25610 | 216256101 | 建筑库101/ [索取号:TU982.295/Z72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