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集体记忆与新精神
|
|
作者: | 谭刚毅 , 贾艳飞 , 董哲 主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2 |
|
页数: | 312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09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建筑史--史料--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535-2535-8 |
000 | 01457nam 2200265 450 | |
001 | 01012639 | |
010 | @a978-7-5535-2535-8@dCNY88.00 | |
100 | @a20220906d2022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310000 | |
105 | @aak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集体记忆与新精神@Aji ti ji yi yu xin jing shen@dCollective memory & new spirit@f谭刚毅,贾艳飞,董哲主编@zeng |
210 | @a上海@c上海文化出版社@d2022 | |
215 | @a312页@c图,照片@d26cm | |
225 | 2 | @a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v5 |
330 | @a来自18家高校与研究机构的51位学者,采访了31位受访者,带给读者生动的过往。他们访谈了最早的人民公社规划、黑龙江富拉尔基规划的参与者和宁夏第一批建设师,展现当代城市建设实践;访谈著名建筑师龙炳颐先生、建筑教育家罗小未先生、风景园林学科专家黄树业先生,以及许纪蔚先生留苏、荆其敏先生访学欧美的经历,记录了中国实验建筑的发展、长沙名城的保护与上海浦东机场T1航站楼的建设,描述了中国建筑教育发展与国际交流中的细节;访谈王渺影、陆文礼、杨孝军、萧文思、王吉中等匠师展现了华中、晋陕、马来西亚槟城,以及侗族独特的建筑技艺;还有鄂温克族传统聚落、蒲圻纺织总厂三线建设的集体访谈与研究。本书丰富多样的访谈与对口述史工作方法的归纳总结,希望进一步推动中国建筑口述史工作。 | |
510 | 1 | @aCollective memory & new spirit@zeng |
606 | 0 | @a建筑史@x史料@y中国 |
690 | @aTU-092@v5 | |
701 | 0 | @a谭刚毅@Atan gang yi@4主编 |
701 | 0 | @a贾艳飞@Ajia yan fei@4主编 |
701 | 0 | @a董哲@Adong zhe@4主编 |
801 | 0 | @aCN@c20220906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092@eT100:2022@f2 | |
集体记忆与新精神=Collective memory & new spirit/谭刚毅,贾艳飞,董哲主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22 |
312页:图,照片;26cm.-(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5) |
ISBN 978-7-5535-2535-8:CNY88.00 |
来自18家高校与研究机构的51位学者,采访了31位受访者,带给读者生动的过往。他们访谈了最早的人民公社规划、黑龙江富拉尔基规划的参与者和宁夏第一批建设师,展现当代城市建设实践;访谈著名建筑师龙炳颐先生、建筑教育家罗小未先生、风景园林学科专家黄树业先生,以及许纪蔚先生留苏、荆其敏先生访学欧美的经历,记录了中国实验建筑的发展、长沙名城的保护与上海浦东机场T1航站楼的建设,描述了中国建筑教育发展与国际交流中的细节;访谈王渺影、陆文礼、杨孝军、萧文思、王吉中等匠师展现了华中、晋陕、马来西亚槟城,以及侗族独特的建筑技艺;还有鄂温克族传统聚落、蒲圻纺织总厂三线建设的集体访谈与研究。本书丰富多样的访谈与对口述史工作方法的归纳总结,希望进一步推动中国建筑口述史工作。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集体记忆与新精神
索取号:TU-092/T100:202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63307 | 215633072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5排3列1层/ [索取号:TU-092/T100:2022] | 在馆 | |
2 | 1563308 | 215633081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5排3列1层/ [索取号:TU-092/T100:202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