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中国艺术学
|
|
作者: | 彭吉象 主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8 |
|
页数: | 439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博雅大学堂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J120.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艺术理论--yi shu li lun--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34208-4 |
000 | 01510nam 2200301 450 | |
001 | 2437463919 | |
010 | @a978-7-301-34208-4@dCNY79.00 | |
100 | @a20230906d2023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中国艺术学@Azhong guo yi shu xue@d= Chinese art@e精编本@f彭吉象主编@zeng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3.08 | |
215 | @a439页@c图@d23cm | |
225 | 2 | @a博雅大学堂@Abo ya da xue tang@i艺术 |
300 | @a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
314 | @a彭吉象,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文科二级教授,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会长,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 国务院教材委专家委员会艺术学科召集人, 中宣部、教育部“马工程”重大攻关课题“艺术学概论”首席专家。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本书结合大量的艺术作品, 深入论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分三个部分展开: 上编“中国传统艺术简史”从纵向出发, 尝试构建综合贯通各门艺术的通史, 简明扼要地描绘出中国传统艺术数千年来的整体历程。中编“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从横向出发, 详细论述中国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曲、文学等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和特殊风貌。下编“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则在前面两编史、论的基础上, 对中国传统艺术加以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提炼与升华, 从中概括出最能反映和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美学特征。 | |
410 | 0 | @12001 @a博雅大学堂@i艺术 |
510 | 1 | @aChinese art@zeng |
586 | @a | |
606 | 0 | @a艺术理论@Ayi shu li lun@y中国 |
690 | @aJ120.2@v5 | |
701 | 0 | @a彭吉象@Apeng ji xiang@4主编 |
801 | 0 | @aCN@c20230906 |
905 | @dJ120.2@eP497@f1@sJ120.2/P497@S@Z | |
中国艺术学= Chinese art:精编本/彭吉象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08 |
439页:图;23cm.-(博雅大学堂.艺术) |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ISBN 978-7-301-34208-4:CNY79.00 |
本书结合大量的艺术作品, 深入论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 分三个部分展开: 上编“中国传统艺术简史”从纵向出发, 尝试构建综合贯通各门艺术的通史, 简明扼要地描绘出中国传统艺术数千年来的整体历程。中编“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从横向出发, 详细论述中国书法、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曲、文学等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和特殊风貌。下编“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则在前面两编史、论的基础上, 对中国传统艺术加以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的提炼与升华, 从中概括出最能反映和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一些基本规律和美学特征。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中国艺术学
索取号:J120.2/P497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21612551 | 216125510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66排1列1层/ [索取号:J120.2/P49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