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寻路乡土
|
|
| 作者: | 张建军,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04 |
|
| 页数: | 211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G127 , C912.8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农村文化--nong cun wen hua--文化事业--建设--思想评论--中国--现代 , 城乡建设--cheng xiang jian she--思想评论--中国--现代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203-7745-4 | |
| 000 | 01429nam0 2200325 450 | |
| 001 | 202021192708 | |
| 005 | 20211025120136.0 | |
| 010 | @a978-7-5203-7745-4@dCNY78.00 | |
| 100 | @a20210925d2021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寻路乡土@Axun lu xiang tu@e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比较@f张建军著 |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1.04 | |
| 215 | @a211页@d24cm | |
| 306 | @a塔里木大学民族学重点学科资助出版 | |
| 314 | @a张建军, 政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 |
| 320 | @a有书目 (第192-211页) | |
| 330 | @a本书基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视角, 审视比较了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的思想内涵、价值取向与历史地位, 分析指出了各自实践都归于无法避免的“失败”之关键所在, 通过“无可回避的问题”分析阐述了梁、晏理论和实践的当代意义。 | |
| 517 | 1 | @a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比较@Aliang shu ming 、 yan yang chu xiang cun jian she li lun yu shi jian bi jiao |
| 600 | 0 | @a晏阳初,@Ayan yang chu@f1890-1990@x农村文化@x文化事业@x建设@x思想评论@y中国 |
| 600 | 0 | @a梁漱溟,@Aliang shu ming@f1893-1988@x城乡建设@x思想评论 |
| 606 | 0 | @a农村文化@Anong cun wen hua@x文化事业@x建设@x思想评论@y中国@z现代 |
| 606 | 0 | @a城乡建设@Acheng xiang jian she@x思想评论@y中国@z现代 |
| 690 | @aG127@v5 | |
| 690 | @aC912.82@v5 | |
| 701 | 0 | @a张建军,@Azhang jian jun@f1981-@4著 |
| 801 | 0 | @aCN@c20210909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G127@eZ122 | |
| 寻路乡土: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比较/张建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04 |
| 211页;24cm |
| ISBN 978-7-5203-7745-4:CNY78.00 |
| 本书基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视角, 审视比较了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理论的思想内涵、价值取向与历史地位, 分析指出了各自实践都归于无法避免的“失败”之关键所在, 通过“无可回避的问题”分析阐述了梁、晏理论和实践的当代意义。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寻路乡土
索取号:G127/Z12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41977 | 215419777 | 社科库409/409社科库 56排4列3层/ [索取号:G127/Z122] | 在馆 | |
| 2 | 1541978 | 215419786 | 社科库409/409社科库 56排4列3层/ [索取号:G127/Z12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