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寿堂永固
|
|
作者: | 喻梦哲 , 张学伟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4.04 |
|
页数: | 404页 | |
开本: | 30cm | |
丛书名: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 (20XJCZH014): 唐宋砖石墓葬及塔幢的仿木技术与设计方法研究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251.2-092 , K878.8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墓葬(考古)--mu zang (kao gu)--建筑艺术--中国--辽宋金元时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12-29736-8 |
000 | 01892nam0 2200301 450 | |
001 | 2433201984 | |
010 | @a978-7-112-29736-8@b精装@dCNY168.00 | |
100 | @a20240802d2024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寿堂永固@Ashou tang yong gu@e宋金砖墓仿木研究@f喻梦哲, 张学伟著 |
210 |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4.04 | |
215 | @a404页@c图 (部分彩图)@d30cm | |
225 | @a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 (20XJCZH014): 唐宋砖石墓葬及塔幢的仿木技术与设计方法研究 | |
300 | @a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 (20XJCZH014): 唐宋砖石墓葬及塔幢的仿木技术与设计方法研究 | |
320 | @a有书目 (第370-383页) | |
330 | @a本书主体为第一到第七章, 为总分结构。第一、二章又构成了一个总分结构的整体。第一章讨论了从仿木行为、仿木对象到仿木现象这个过程, 介绍了“仿木现象”这个对象产生和变化的营造传统、伦理观、生死观、对死后世界的看法、仿木对象、技术储备、制度因素等。第二章综述是对绪论的深化, 有关于“仿木现象”的思考, 何为“仿木”, 为何“仿木”, 如何“仿木”, “仿木现象”的所指, 仿木砖墓的技术储备, 仿木砖墓的地域差异, 仿木砖墓的后续发展等内容。这两章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视野、抱负与学力, 完全超越了单个学科的局限。从本文第一部分和本书中列举的考古学、建筑史和美术史的研究领域就足以让人惊叹了。第三到第七章分别对宋金仿木砖墓的内容组织、空间营构、设计思路、加工方法、比例控制与构图规律进行论述, 算是对第一、二章中理念的实践。这几个部分各成角度, 每个部分都无法归入任何一个单独的学科中去, 除非作者有明确的对象性自觉。 | |
517 | 1 | @a宋金砖墓仿木研究@Asong jin zhuan mu fang mu yan jiu |
586 | @a | |
606 | 0 | @a墓葬(考古)@Amu zang (kao gu)@x建筑艺术@y中国@z辽宋金元时代 |
690 | @aTU251.2-092@v5 | |
690 | @aK878.8@v5 | |
701 | 0 | @a喻梦哲@Ayu meng zhe@4著 |
701 | 0 | @a张学伟@Azhang xue wei@4著 |
801 | 0 | @aCN@c20240802 |
905 | @dTU251.2@eY859@f1@sTU251.2/Y859@S@Z | |
寿堂永固:宋金砖墓仿木研究/喻梦哲, 张学伟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4.04 |
404页:图 (部分彩图);30cm.-(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 (20XJCZH014): 唐宋砖石墓葬及塔幢的仿木技术与设计方法研究)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 (20XJCZH014): 唐宋砖石墓葬及塔幢的仿木技术与设计方法研究 |
ISBN 978-7-112-29736-8(精装):CNY168.00 |
本书主体为第一到第七章, 为总分结构。第一、二章又构成了一个总分结构的整体。第一章讨论了从仿木行为、仿木对象到仿木现象这个过程, 介绍了“仿木现象”这个对象产生和变化的营造传统、伦理观、生死观、对死后世界的看法、仿木对象、技术储备、制度因素等。第二章综述是对绪论的深化, 有关于“仿木现象”的思考, 何为“仿木”, 为何“仿木”, 如何“仿木”, “仿木现象”的所指, 仿木砖墓的技术储备, 仿木砖墓的地域差异, 仿木砖墓的后续发展等内容。这两章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视野、抱负与学力, 完全超越了单个学科的局限。从本文第一部分和本书中列举的考古学、建筑史和美术史的研究领域就足以让人惊叹了。第三到第七章分别对宋金仿木砖墓的内容组织、空间营构、设计思路、加工方法、比例控制与构图规律进行论述, 算是对第一、二章中理念的实践。这几个部分各成角度, 每个部分都无法归入任何一个单独的学科中去, 除非作者有明确的对象性自觉。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寿堂永固
索取号:TU251.2/Y859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21610815 | 216108156 | 建筑库101/ [索取号:TU251.2/Y859]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