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爱简
|
|
作者: | 谢冕, 著 ;洪子诚 编选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07 |
|
页数: | 222页 | |
开本: | 20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2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诗集--shi ji--中国--当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33000-5 |
000 | 01452nam0 2200253 450 | |
001 | 2441980671 | |
010 | @a978-7-301-33000-5@b精装@dCNY68.00 | |
100 | @a20220721d2022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z 000gy | |
106 | @ar | |
200 | 1 | @a爱简@Aai jian@f洪子诚编选@g谢冕著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2.07 | |
215 | @a222页@d20cm@e附笔记本1册 (19cm) | |
314 | @a谢冕, 1932年生于福州, 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 | |
330 | @a本书选取写于1968到1972年间的部分作品, 这是谢冕写得最好的诗: 有坦率、真诚, 浓烈的“真诗”的素质, 显示了作者捕捉、熔铸山川、草木、民俗、历史文化以构造意象的想象力和抒情能力。这些诗有并非预设的主题: 在时代和个人遭受“惊涛骇浪”时, 爱情的“拯救”的力量。这里的爱情既是儿女之情, 也拓展、连结着关于时代、历史的承诺、责任的思考。谢冕这个时期的诗, 特别是他长达一千二百多行的长诗《告别》, 在对自我的“拷问”中, 深刻、细腻地表达了这一过程。“告别”在他那里, 既是决绝的, 又是依恋的。这对理解谢冕“新时期”之后的历史观和艺术观, 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另外, 由于这些作品呈现的是当年写作的原貌, 没有进行修改, 以符合另一历史时间的思想情感规范, 掺入另一时间的体验。因此, 具有一种难得的“精神化石”的价值。 | |
586 | @a | |
606 | 0 | @a诗集@Ashi ji@y中国@z当代 |
690 | @aI227@v5 | |
701 | 0 | @a谢冕,@Axie mian@f1932-@4著 |
702 | 0 | @a洪子诚@Ahong zi cheng@4编选 |
801 | 0 | @aCN@c20220721 |
905 | @dI227@eX455@f1@sI227/X455@S@Z | |
爱简/洪子诚编选/谢冕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07 |
222页;20cm+附笔记本1册 (19cm) |
ISBN 978-7-301-33000-5(精装):CNY68.00 |
本书选取写于1968到1972年间的部分作品, 这是谢冕写得最好的诗: 有坦率、真诚, 浓烈的“真诗”的素质, 显示了作者捕捉、熔铸山川、草木、民俗、历史文化以构造意象的想象力和抒情能力。这些诗有并非预设的主题: 在时代和个人遭受“惊涛骇浪”时, 爱情的“拯救”的力量。这里的爱情既是儿女之情, 也拓展、连结着关于时代、历史的承诺、责任的思考。谢冕这个时期的诗, 特别是他长达一千二百多行的长诗《告别》, 在对自我的“拷问”中, 深刻、细腻地表达了这一过程。“告别”在他那里, 既是决绝的, 又是依恋的。这对理解谢冕“新时期”之后的历史观和艺术观, 提供一个重要的依据。另外, 由于这些作品呈现的是当年写作的原貌, 没有进行修改, 以符合另一历史时间的思想情感规范, 掺入另一时间的体验。因此, 具有一种难得的“精神化石”的价值。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爱简
索取号:I227/X455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21620715 | 216207156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18排9列4层/ [索取号:I227/X45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