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体验与文学
|
|
| 作者: | 张奎志 , 亓元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1 |
|
| 页数: | 265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106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文学评论--中国--西方国家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203-8774-3 | |
| 000 | 01446nam0 2200265 450 | |
| 001 | 502123 | |
| 010 | @a978-7-5203-8774-3@dCNY89.00 | |
| 100 | @a20220910d2021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ti yan yu wen xue@a体验与文学@e比较意义上的中西方文学观@d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ea comparative view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f张奎志,亓元著@zeng |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1 | |
| 215 | @a265页@d24cm | |
| 300 | @a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
| 330 | @a本书赞同伽达默尔所说的,“体验”和审美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合势(Affinitat)”认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离不开“体验”。因为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体验”的方式创作出来的,批评家也要用“体验”的方式来理解作品,只有对作品有了深切的感受并“体验”着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从“体验”角度来理解文学就把握住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质。本书从“体验”的角度梳理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文学观念的演进历程,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和当代西方“体验”文学观形成的原因,同时也评价了“体验”文学观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 | |
| 510 | 1 | @a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ea comparative view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zeng |
| 517 | 1 | @Abi jiao yi yi shang de zhong xi fang wen xue guan@a比较意义上的中西方文学观 |
| 606 | 0 | @a文学评论@y中国@x西方国家 |
| 690 | @aI106@v5 | |
| 701 | 0 | @Azhang kui zhi@a张奎志@4著 |
| 701 | 0 | @Aqi yuan@a亓元@4著 |
| 801 | 0 | @aCN@c20220910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106@eZ1301 | |
| 体验与文学:比较意义上的中西方文学观=Experience and literature:a comparative view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张奎志,亓元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
| 265页;24cm |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 ISBN 978-7-5203-8774-3:CNY89.00 |
| 本书赞同伽达默尔所说的,“体验”和审美之间存在着一种“亲合势(Affinitat)”认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离不开“体验”。因为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体验”的方式创作出来的,批评家也要用“体验”的方式来理解作品,只有对作品有了深切的感受并“体验”着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从“体验”角度来理解文学就把握住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质。本书从“体验”的角度梳理中国和西方历史上的文学观念的演进历程,分析中国古代文学和当代西方“体验”文学观形成的原因,同时也评价了“体验”文学观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影响。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体验与文学
索取号:I106/Z1301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05090 | 216050902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1排7列2层/ [索取号:I106/Z1301] |
已借出,限还日期为2025.11.24 借出人:张艺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