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CALIS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天造地设
    
 
作者: 彭兆荣, 著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03
页数: 592页
开本: 24cm
丛书名: 乡村振兴之重建中国乡土景观丛书
单 册:
中图分类: TU986.2
科图分类:
主题词: 农村--nong cun--景观设计--研究
电子资源:
ISBN: 978-7-5203-6590-1
 
 
 
 
 
000 02096nam 2200289 450
001 2053696765
005 20201107145507.71
010    @a978-7-5203-6590-1@dCNY228.00
100    @a20200817d2020 em y0chiy50 ea
101 0  @achi
102    @aCN@b110000
105    @aa a 000yy
200 1  @a天造地设@Atian zao di she@e乡土景观村落模型@f彭兆荣等著
210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0.03
215    @a592页@c图@d24cm
225 2  @a乡村振兴之重建中国乡土景观丛书@Axiang cun zhen xing zhi chong jian zhong guo xiang tu jing guan cong shu
300    @a四川美术学院学术出版基金资助
314    @a彭兆荣, 1956年生, 教授 (一级岗), 博士, 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中国旅游人类学高级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桂林旅游学院“中国南亚旅游战略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320    @a有书目
330    @a我国正在进行各种各样具有“运动”特征的工程项目: 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等 ;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 也出现了城市雷同、耕地消失、文化遗产失落等问题。鉴此, 我们设计“重建生生不息之中国乡土景观”的计划。一大批受过训练的学者、学生、自愿者分赴到广大的农村, 到乡土的“原景”中去调查、去发现, 去编列一个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乡土景观的保留细目。”同时, 去倾听主人对自己家园过去、现在和将来“景观”的生命史故事。乡土景观涉及到传统的乡土认知, 有什么样的认知, 才会有什么样的文化。我们相信, 传统的村落具备着中华农耕文明“文化多样性”的基因样本, 如果我们不愿意看到传统村落在这一城镇化的趋势中逐渐地被“同化” (城镇化) 和“同质化” (村落相同化) , 那么, 我们就需要以人类学的方法, 找到一种中国传统乡土景观的模型 —— 找到村落相同与相异者, 并将其留给我们的后代。这一成果, 既是乡土中国村落保护再生的基础依据, 也是当代人类学与艺术学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创新。
410  0 @12001 @a乡村振兴之重建中国乡土景观丛书
517 1  @a乡土景观村落模型@Axiang tu jing guan cun luo mo xing
606 0  @a农村@Anong cun@x景观设计@x研究
690    @aTU986.2@v5
701  0 @a彭兆荣,@Apeng zhao rong@f1956-@4著
801  0 @aCN@b人天书店@c20201004
905    @aZUCC@dTU986.2@eP595
    
    天造地设:乡土景观村落模型/彭兆荣等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03
    592页:图;24cm.-(乡村振兴之重建中国乡土景观丛书)
    四川美术学院学术出版基金资助
    
    ISBN 978-7-5203-6590-1:CNY228.00
    我国正在进行各种各样具有“运动”特征的工程项目: 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特色小镇等 ; 在取得成就的同时, 也出现了城市雷同、耕地消失、文化遗产失落等问题。鉴此, 我们设计“重建生生不息之中国乡土景观”的计划。一大批受过训练的学者、学生、自愿者分赴到广大的农村, 到乡土的“原景”中去调查、去发现, 去编列一个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乡土景观的保留细目。”同时, 去倾听主人对自己家园过去、现在和将来“景观”的生命史故事。乡土景观涉及到传统的乡土认知, 有什么样的认知, 才会有什么样的文化。我们相信, 传统的村落具备着中华农耕文明“文化多样性”的基因样本, 如果我们不愿意看到传统村落在这一城镇化的趋势中逐渐地被“同化” (城镇化) 和“同质化” (村落相同化) , 那么, 我们就需要以人类学的方法, 找到一种中国传统乡土景观的模型 —— 找到村落相同与相异者, 并将其留给我们的后代。这一成果, 既是乡土中国村落保护再生的基础依据, 也是当代人类学与艺术学跨学科研究范式的创新。
●
相关链接 在E读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天造地设     索取号:TU986.2/P595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485972   214859722   建筑库201/201建筑库 68排5列1层/ [索取号:TU986.2/P595] 在馆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