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我们为何无聊
|
|
作者: | 丹克特 , 伊斯特伍德 著 ;袁铭钰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22.02 |
|
页数: | 296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84-4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心理学--xin li xue--通俗读物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47-8958-5 |
000 | 01834nam0 2200277 450 | |
001 | 011025153647 | |
005 | 20221025153647.0 | |
010 | @a978-7-5447-8958-5@dCNY58.00 | |
099 | @aCAL 012022012667 | |
100 | @a20201004d2022 ekmy0chiy012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320000 | |
105 | @ay a 001yy | |
106 | @ar | |
200 | 1 | @a我们为何无聊@Awo men wei he wu liao@f(加) 詹姆斯·丹克特, 约翰·D.伊斯特伍德著@d= Out of my skull@ethe psychology of boredom@fJames Danckert, John D.Eastwood@g袁铭钰译@zeng |
210 | @a南京@c译林出版社@d2022.02 | |
215 | @a296页@c图@d21cm | |
320 | @a有书目 (252-286页) 和索引 | |
330 | @a《我们为何无聊》是一部突破之作,它开创性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解剖无聊这种定义模糊的感觉。无聊是什么?怠惰、茫然,还是焦躁、不安?是哪些外部和内部因素让我们感到无聊?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无聊已变成新时代的流行病了吗?无聊倾向和体重超重、抑郁、犯罪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说无聊是一个信号,那么它在提醒我们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反应,才能不掉进恶性循环?从无聊的历史和含义,到无聊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再到无聊的成因与机制、无聊的反义词和流行化,本书为我们提供关于无聊的科学认知,然后给出无聊的解法。在渐趋短平快的时代,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与短视频并非驱散无聊的解药,相反,它们更容易让我们困在一个永不停歇、没有目的的仓鼠轮中。无聊是对意义、投入感和能动性的召唤,如何回应这一召唤,才是良方所在。从正确认识外部环境与内部动机,到如何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里,创造意义、建立心流,本书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温和而不说教,带领我们科学应对无聊。 | |
500 | 10 | @aOut of my skull : the psychology of boredom@mChinese |
606 | @a心理学@Axin li xue@j通俗读物 | |
690 | @aB84-49@v5 | |
701 | 1 | @a丹克特@Adan ke te@g(Danckert, James)@4著 |
701 | 1 | @a伊斯特伍德@Ayi si te wu de@g(Eastwood, John David)@4著 |
702 | 0 | @a袁铭钰@Ayuan ming yu@4译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B84-49@eZ053 | |
我们为何无聊/(加) 詹姆斯·丹克特, 约翰·D.伊斯特伍德著= Out of my skull:the psychology of boredom/James Danckert, John D.Eastwood/袁铭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22.02 |
296页:图;21cm |
ISBN 978-7-5447-8958-5:CNY58.00 |
《我们为何无聊》是一部突破之作,它开创性地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解剖无聊这种定义模糊的感觉。无聊是什么?怠惰、茫然,还是焦躁、不安?是哪些外部和内部因素让我们感到无聊?为什么有的人更容易感到无聊?无聊已变成新时代的流行病了吗?无聊倾向和体重超重、抑郁、犯罪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说无聊是一个信号,那么它在提醒我们什么?而我们,又应该如何反应,才能不掉进恶性循环?从无聊的历史和含义,到无聊在不同年龄层、不同环境中的不同表现,再到无聊的成因与机制、无聊的反义词和流行化,本书为我们提供关于无聊的科学认知,然后给出无聊的解法。在渐趋短平快的时代,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与短视频并非驱散无聊的解药,相反,它们更容易让我们困在一个永不停歇、没有目的的仓鼠轮中。无聊是对意义、投入感和能动性的召唤,如何回应这一召唤,才是良方所在。从正确认识外部环境与内部动机,到如何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里,创造意义、建立心流,本书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温和而不说教,带领我们科学应对无聊。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我们为何无聊
索取号:B84-49/Z05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88931 | 215889313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35排3列2层/ [索取号:B84-49/Z053] | 在馆 | |
2 | 1588932 | 215889322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35排3列2层/ [索取号:B84-49/Z05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