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CALIS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予物以名
    
 
作者: 韦尔迪基奥 著 ;王逢振 , 米勒 , 史菊鸿 主编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
页数: 150页
开本: 23cm
丛书名:
单 册:
中图分类: B83-095.46 , B546
科图分类:
主题词:
电子资源:
ISBN: 978-7-5203-6025-8
 
 
 
 
 
000 01913nam0 2200325 450
001 2044810982
005 20201106122658.48
010    @a978-7-5203-6025-8@dCNY58.00
100    @a20200723d2020 em y0chiy50 ea
101 1  @achi@ceng
102    @aCN@b110000
105    @ay z 000yy
200 1  @a予物以名@9yu wu yi ming@e克罗齐美学、哲学以及历史思想研究@dNaming things@eaesthetics, philosophy and history in benedetto croce@f(加)马西莫·韦尔迪基奥(Massimo Verdicchio)著@g史菊鸿译@zeng
210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20
215    @a150页@d23cm
300    @a知识分子图书馆
314    @a主编:王逢振、J. 希利斯·米勒
330    @a本书系统探讨克罗齐的美学、哲学以及历史思想。在总论了今天依然需要阅读并研究克罗齐作品的原因之后,作者对克罗齐思想分层次展开分析。首先分析了克罗齐的历史观点、以及如何看待他宣称的历史观和他自己撰写的《意大利巴洛克历史》这一历史著作之间存在的内在冲突。克罗齐的美学理论分析是此书的重点,作者既分析了克罗齐的美学理论,又聚焦其美学实践,分析其美学理论在其文学批评中的具体体现。作者最后讨论了克罗齐的哲学观,重点探讨他对维科《新科学》的解读。通过将克罗齐的美学、哲学以及历史思想概括为“予物以名”,此书作者意在提醒读者关注克罗齐作品内部的张力和矛盾:克罗齐一方面试图明确界定历史、诗歌、哲学等概念,另一方面又试图证明其不确定性本质。
510 1  @aNaming things@eaesthetics, philosophy and history in benedetto croce@zeng
517 1  @a克罗齐美学、哲学以及历史思想研究@9ke luo qi mei xue 、 zhe xue yi ji li shi si xiang yan jiu
600  0 @a克罗齐@c(Croce, Benedetto@f1866-1952)@x美学思想@x研究
600  0 @a克罗齐@c(Croce, Benedetto@f1866-1952)@x哲学思想@x研究
690    @aB83-095.46@v5
690    @aB546@v5
701  0 @c(加)@a韦尔迪基奥@9wei er di ji ao@c(Verdicchio, Massimo)@4著
702  0 @a王逢振@9wang feng zhen@4主编
702  0 @a米勒@9mi le@4主编
702  0 @a史菊鸿@9shi ju hong@4译
801    @c20200929@aCN
905    @aZUCC@dB83-095.46@eW512
    
    予物以名:克罗齐美学、哲学以及历史思想研究=Naming things:aesthetics, philosophy and history in benedetto croce/(加)马西莫·韦尔迪基奥(Massimo Verdicchio)著/史菊鸿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150页;23cm
    知识分子图书馆
    
    ISBN 978-7-5203-6025-8:CNY58.00
    本书系统探讨克罗齐的美学、哲学以及历史思想。在总论了今天依然需要阅读并研究克罗齐作品的原因之后,作者对克罗齐思想分层次展开分析。首先分析了克罗齐的历史观点、以及如何看待他宣称的历史观和他自己撰写的《意大利巴洛克历史》这一历史著作之间存在的内在冲突。克罗齐的美学理论分析是此书的重点,作者既分析了克罗齐的美学理论,又聚焦其美学实践,分析其美学理论在其文学批评中的具体体现。作者最后讨论了克罗齐的哲学观,重点探讨他对维科《新科学》的解读。通过将克罗齐的美学、哲学以及历史思想概括为“予物以名”,此书作者意在提醒读者关注克罗齐作品内部的张力和矛盾:克罗齐一方面试图明确界定历史、诗歌、哲学等概念,另一方面又试图证明其不确定性本质。
●
相关链接 在E读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予物以名     索取号:B83-095.46/W512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481980   214819801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33排2列6层/ [索取号:B83-095.46/W512] 在馆    
2 1481981   214819810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33排2列6层/ [索取号:B83-095.46/W512] 在馆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