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鱼目集
|
|
作者: | 卞之琳 著 ;向阿红 汇校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24 |
|
页数: | 71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中国现代经典新诗集汇校本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22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诗集--中国--现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702-3785-2 |
000 | 01223oam2 2200289 450 | |
001 | 01063302 | |
005 | 20250910025448.3 | |
010 | @a978-7-5702-3785-2@dCNY24.00 | |
100 | @a20250307d2024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20000 | |
105 | @aa z 000gy | |
106 | @ar | |
200 | 1 | @a鱼目集@9yu mu ji@f卞之琳著@g向阿红汇校 |
210 | @a武汉@c长江文艺出版社@d2024 | |
215 | @a71页@c图@d23cm | |
225 | 2 | @a中国现代经典新诗集汇校本丛书@f金宏宇,易彬主编 |
300 | @a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 |
330 | @a本书是卞之琳的第二部新诗集。卞之琳曾用“小处敏感,大处茫然”来概括这一时期的自己,他确实“茫然”于时代风云,对艺术却高度敏感而热情,被人们称作最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试验的艺术家。本书中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卞之琳的艺术风格,在新诗和整个现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汇校本以1935年2月初版本为底本,用1942年《十年诗草》、1979年版、1982年版以及1984年版《雕虫纪历》进行校勘。 | |
461 | 0 | @12001 @a中国现代经典新诗集汇校本丛书 |
586 | @a | |
606 | 0 | @a诗集@y中国@z现代 |
690 | @aI226@v5 | |
701 | 0 | @a卞之琳@9bian zhi lin@4著 |
702 | 0 | @a向阿红@9xiang a hong@4汇校 |
801 | 0 | @aCN@c20250910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226@ZB799@f1 | |
鱼目集/卞之琳著/向阿红汇校.-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4 |
71页:图;23cm.-(中国现代经典新诗集汇校本丛书/金宏宇,易彬主编) |
湖北省公益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 “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 |
ISBN 978-7-5702-3785-2:CNY24.00 |
本书是卞之琳的第二部新诗集。卞之琳曾用“小处敏感,大处茫然”来概括这一时期的自己,他确实“茫然”于时代风云,对艺术却高度敏感而热情,被人们称作最醉心于新诗技巧与形式试验的艺术家。本书中的作品,集中体现了卞之琳的艺术风格,在新诗和整个现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汇校本以1935年2月初版本为底本,用1942年《十年诗草》、1979年版、1982年版以及1984年版《雕虫纪历》进行校勘。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鱼目集
索取号:I22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34275 | 216342759 | 文学库108/ [索取号:I22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