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网络文学符号学研究
|
|
| 作者: | 王小英,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 |
|
| 页数: | 244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207.999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网络文学--wang luo wen xue--文学研究--中国 , 中国文学--Zhong Guo Wen Xue--当代文学--文学研究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161-7130-1 | |
| 000 | 01208cam0 2200265 450 | |
| 001 | 0100004049 | |
| 010 | @a978-7-5161-7130-1@dCNY59.00 | |
| 100 | @a20160311d2016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k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网络文学符号学研究@AWang Luo Wen Xue Fu Hao Xue Yan Jiu@f王小英著 |
| 210 | @a北京@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d2016 | |
| 215 | @a244页@d24cm | |
| 300 | @a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 (SKGG14002)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省级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 |
| 320 | @a有书目 (第230-241页) | |
| 330 | @a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小说的兴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文化现象,既需要将其放到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去理解,也需要从其自身的特征和生产方式去探索。符号学作为一种通约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便于从形式文化的角度追寻其意义机制。网络文学场内的规则是围绕着读者“人气”而来,在剥夺传统“把关人”权利的同时建构了一种新的评价体系。 | |
| 606 | 0 | @a网络文学@Awang luo wen xue@x文学研究@y中国 |
| 606 | 0 | @a中国文学@AZhong Guo Wen Xue@x当代文学@x文学研究 |
| 690 | @aI207.999@v5 | |
| 701 | 0 | @a王小英,@AWang Xiao Ying@f1982-@4著 |
| 801 | 2 | @aCN@bPUL@c20160523 |
| 801 | 0 | @aCN@c20160515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207.999@eW388 | |
| 网络文学符号学研究/王小英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
| 244页;24cm |
| 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 (SKGG14002)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省级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
| ISBN 978-7-5161-7130-1:CNY59.00 |
| 网络文学尤其是网络小说的兴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文化现象,既需要将其放到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去理解,也需要从其自身的特征和生产方式去探索。符号学作为一种通约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便于从形式文化的角度追寻其意义机制。网络文学场内的规则是围绕着读者“人气”而来,在剥夺传统“把关人”权利的同时建构了一种新的评价体系。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网络文学符号学研究
索取号:I207.999/W388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285850 | 212858503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11排2列4层/ [索取号:I207.999/W388] | 在馆 | |
| 2 | 1285851 | 212858512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11排2列4层/ [索取号:I207.999/W388] | 在馆 | |
| 3 | 1285852 | 212858521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11排2列4层/ [索取号:I207.999/W38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