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关键词”
|
|
作者: | 唐克扬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01 |
|
页数: | 308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南科人文学术系列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53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建筑学--jian zhu xue--文集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31790-7 |
000 | 01921nam 2200301 450 | |
001 | CAL 0120217127265 | |
005 | 20210406094841. | |
010 | @a978-7-301-31790-7@dCNY108.00 | |
100 | @a20210406d2021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关键词”@A“ guan jian ci ”@e绘制当代建筑学的地图@d= Keywords@emapping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f唐克扬著@zeng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1.01 | |
215 | @a308页@c图 (部分彩图)@d24cm | |
225 | 2 | @a南科人文学术系列@Anan ke ren wen xue shu xi lie |
314 | @a唐克扬,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本书取材于作者于过去15年中从事的主要建筑理论研究, 着眼于构建当代建筑研究的一种方法论, 侧重于建筑理论作为一种“媒体”的意义, 并在设计教育/社会学/制图学/实践制度/等等各种维度上, 结合具体生动的个案予以充分展开, 经过深入研究, 有的放矢而非匆匆写就。本书涉及的研究在此前曾分别发表于各重要建筑理论学术期刊, 因此所有图片都已齐备, 并将包括在发表时限于篇幅体裁不能一一展示的珍贵图片 (大多数图片为一手, 可观性强) 。本书具体涉及的关键词有: 表皮: 私人身体的公共边界 ; 形象: “物有所值”的美丽面孔? ; 再现: 电影中的大都会 ; 如画: 设计教育中的再现与沟通 ; 异趣: 西方视角中的中国风景 ; 奇观: 作为媒体的“奇葩建筑” ; 理论: 东亚建筑的观念呈现 ; 历史: “使得设计合乎情形” ; 保护: 一种建筑时间的最近10分钟 ; 再造: 现代纪念空间的创生和改变/制度: 现代国家基本建筑问题的生成 ; 实践: 业余建筑建筑之余 ; 展览: “观看建筑”的空间与内容之争 ; 城市: 公共街道的历史起源 ; 设计: 城镇设计的中国剧本 ; 意义的循环: 寻找故乡和传统。 | |
410 | 0 | @12001 @a南科人文学术系列 |
510 | 1 | @aKeywords@emapping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zeng |
517 | 1 | @a绘制当代建筑学的地图@Ahui zhi dang dai jian zhu xue de di tu |
606 | 0 | @a建筑学@Ajian zhu xue@j文集 |
690 | @aTU-53@v5 | |
701 | 0 | @a唐克扬@Atang ke yang@4著 |
801 | 0 | @aCN@b人天书店@c20210406 |
905 | @aTSG@b0000511@dTU-53@eT248@f1 | |
“关键词”:绘制当代建筑学的地图= Keywords:mapping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唐克扬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01 |
308页:图 (部分彩图);24cm.-(南科人文学术系列) |
ISBN 978-7-301-31790-7:CNY108.00 |
本书取材于作者于过去15年中从事的主要建筑理论研究, 着眼于构建当代建筑研究的一种方法论, 侧重于建筑理论作为一种“媒体”的意义, 并在设计教育/社会学/制图学/实践制度/等等各种维度上, 结合具体生动的个案予以充分展开, 经过深入研究, 有的放矢而非匆匆写就。本书涉及的研究在此前曾分别发表于各重要建筑理论学术期刊, 因此所有图片都已齐备, 并将包括在发表时限于篇幅体裁不能一一展示的珍贵图片 (大多数图片为一手, 可观性强) 。本书具体涉及的关键词有: 表皮: 私人身体的公共边界 ; 形象: “物有所值”的美丽面孔? ; 再现: 电影中的大都会 ; 如画: 设计教育中的再现与沟通 ; 异趣: 西方视角中的中国风景 ; 奇观: 作为媒体的“奇葩建筑” ; 理论: 东亚建筑的观念呈现 ; 历史: “使得设计合乎情形” ; 保护: 一种建筑时间的最近10分钟 ; 再造: 现代纪念空间的创生和改变/制度: 现代国家基本建筑问题的生成 ; 实践: 业余建筑建筑之余 ; 展览: “观看建筑”的空间与内容之争 ; 城市: 公共街道的历史起源 ; 设计: 城镇设计的中国剧本 ; 意义的循环: 寻找故乡和传统。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关键词"
索取号:TU-53/T24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37310 | 215373101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12排4列2层/ [索取号:TU-53/T24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