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纲鉴易知录评注
|
|
| 作者: | 邓小南 主编 ;国务院 , 中央文史研究馆 编 | |
| 分册: | 七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华书局 2024.06 |
|
| 页数: | 8册(26,3340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204.3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中国历史--古代史--编年体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01-16637-8 | |
| 000 | 01278nam0 2200265 450 | |
| 001 | 012645460 | |
| 005 | 20251022201504.03 | |
| 010 | @a978-7-101-16637-8@b精装@dCNY62.25 | |
| 100 | @a20240805d2024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纲鉴易知录评注@9gang jian yi zhi lu ping zhu@f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编@h七 |
| 210 | @a北京@c中华书局@d2024.06 | |
| 215 | @a8册(26,3340页)@d23cm | |
| 300 | @a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
| 330 | @a本书从《三皇纪》到《元纪》共九十二卷,别有《明纪》(亦称《明鉴易知录》)十五卷,共计一百零七卷。上起盘古,下迄明末。其中战国至五代一千三百余年的史事,主要是辑录朱熹《通鉴纲目》而成;从战国以前上推到神话传说时期,则主要是以刘恕的《通鉴外纪》和金履祥的《通鉴前编》为蓝本。宋、元两朝是根据商辂的《续资治通鉴纲目》编就。最后的十五卷《明纪》,是朱国标等先从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中按年分条节抄,称为“明纪钞略”,再由吴乘权根据“钞略”编辑而成。 | |
| 606 | 0 | @a中国历史@x古代史@j编年体 |
| 690 | @aK204.3@v5 | |
| 701 | 0 | @a邓小南@9deng xiao nan@4主编 |
| 712 | 02 | @a国务院@9guo wu yuan@b参事室@4编 |
| 712 | 02 | @a中央文史研究馆@9zhong yang wen shi yan jiu guan@4编 |
| 801 | 0 | @aCN@c20250910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204.3@eD324:7@ZD324:7@f1 | |
| 纲鉴易知录评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编.七.-北京:中华书局,2024.06 |
| 8册(26,3340页);23cm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 ISBN 978-7-101-16637-8(精装):CNY62.25 |
| 本书从《三皇纪》到《元纪》共九十二卷,别有《明纪》(亦称《明鉴易知录》)十五卷,共计一百零七卷。上起盘古,下迄明末。其中战国至五代一千三百余年的史事,主要是辑录朱熹《通鉴纲目》而成;从战国以前上推到神话传说时期,则主要是以刘恕的《通鉴外纪》和金履祥的《通鉴前编》为蓝本。宋、元两朝是根据商辂的《续资治通鉴纲目》编就。最后的十五卷《明纪》,是朱国标等先从谷应泰的《明史纪事本末》中按年分条节抄,称为“明纪钞略”,再由吴乘权根据“钞略”编辑而成。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纲鉴易知录评注
索取号:K204.3/D324:7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34734 | 216347344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106排6列4层/ [索取号:K204.3/D324: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