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名寺
|
|
作者: | 梓岩 编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合肥 黄山书社 2016 |
|
页数: | 172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读图时代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928.7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寺庙--si miao--介绍--中国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61-4196-1 |
000 | 01362nam 2200277 450 | |
001 | 1015154 | |
010 | @a978-7-5461-4196-1@dCNY39.00 | |
098 | @a1015154 | |
100 | @a20171025d2016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aeng |
102 | @aCN@b340000 | |
105 | @aac z 000yy | |
200 | 1 | @a名寺@Aming si@d= Famous temples in China@f梓岩编著@zeng |
210 | @a合肥@c黄山书社@d2016 | |
215 | @a172页@c彩图, 肖像@d23cm | |
225 | 2 | @a读图时代@Adu tu shi dai@v1272 |
225 | 2 | @a印象中国@Ayin xiang zhong guo@i文明的印迹 |
330 | @a寺, 原指中国古代的官署。东汉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 寺逐渐成为佛教徒聚会修行和僧人居住的地方的通称, 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中国佛寺按照地域大致可分为汉地佛寺、藏传佛教寺庙和南传佛教寺庙三大类, 这些佛寺或居于深山荒野, 或地处平原闹市, 千百年来吸引着众多善男信女, 香火鼎盛不绝,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风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佛寺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并且选取了数十间具有代表性的名寺古刹, 讲述其历史发展、建筑风貌、文化价值及典故传说, 希望读者通过本书了解中国古寺, 进而了解佛教文化与中土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 |
410 | 0 | @12001^@a读图时代@v1272 |
410 | 0 | @12001^@a印象中国@i文明的印迹 |
510 | 1 | @aFamous temples in China@zeng |
606 | 0 | @a寺庙@Asi miao@x介绍@y中国 |
690 | @aK928.75@v5 | |
701 | 0 | @a梓岩@Azi yan@4编著 |
801 | 0 | @aCN@c20171025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928.75@eZ955-2@f1 | |
名寺= Famous temples in China/梓岩编著.-合肥:黄山书社,2016 |
172页:彩图, 肖像;23cm.-(读图时代;1272).-(印象中国.文明的印迹) |
ISBN 978-7-5461-4196-1:CNY39.00 |
寺, 原指中国古代的官署。东汉时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 寺逐渐成为佛教徒聚会修行和僧人居住的地方的通称, 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中国佛寺按照地域大致可分为汉地佛寺、藏传佛教寺庙和南传佛教寺庙三大类, 这些佛寺或居于深山荒野, 或地处平原闹市, 千百年来吸引着众多善男信女, 香火鼎盛不绝,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风俗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佛寺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并且选取了数十间具有代表性的名寺古刹, 讲述其历史发展、建筑风貌、文化价值及典故传说, 希望读者通过本书了解中国古寺, 进而了解佛教文化与中土文明的交融与发展。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名寺
索取号:K928.75/Z955-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342583 | 213425836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19排4列2层/ [索取号:K928.75/Z955-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