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光之隧道
|
|
| 作者: | 马岩松 编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22.01 |
|
| 页数: | 157页 | |
| 开本: | 21cm | |
| 丛书名: | 雅众·建筑艺术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TU-863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建筑艺术--jian zhu yi shu--鉴赏--日本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217-3613-7 | |
| 000 | 01303nam 2200265 450 | |
| 001 | 2259891478 | |
| 010 | @a978-7-5217-3613-7@dCNY68.00 | |
| 100 | @a20220324d2022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光之隧道@Aguang zhi sui dao@d= Tunnel of light@f马岩松编著@zeng |
| 210 | @a北京@c中信出版集团@d2022.01 | |
| 215 | @a157页@c彩图@d21cm | |
| 225 | 2 | @a雅众·建筑艺术@Aya zhong · jian zhu yi shu |
| 314 | @a马岩松,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合伙人。被誉为新一代建筑师中重要的声音和代表, 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设计权的中国建筑师。 | |
| 330 | @a本书以马岩松和MAD的建筑艺术品“光之隧道”为主题, 展现了设计背景、设计理念、设计故事和纪实性访谈, 并收录90余幅珍贵图像, 包括“光之隧道”的设计图、方案平面图、手稿等。通过隧道, 人与自然相连接, 实景和梦境被艺术的手法加以转换 ; 以“山水城市”为设计理念的马岩松、以自然为媒介的大地艺术祭, 以及日本特色文化, 三者在此相连。“光之隧道”令清津峡重生, 成为展现“日本地方之美”的重要地标, 在日本乃至全世界获得了如潮好评。 | |
| 410 | 0 | @12001 @a雅众·建筑艺术 |
| 510 | 1 | @aTunnel of light@zeng |
| 606 | 0 | @a建筑艺术@Ajian zhu yi shu@x鉴赏@y日本 |
| 690 | @aTU-863@v5 | |
| 701 | 0 | @a马岩松@Ama yan song@4编著 |
| 801 | 0 | @aCN@c20220906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863@eM217 | |
| 光之隧道= Tunnel of light/马岩松编著.-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2.01 |
| 157页:彩图;21cm.-(雅众·建筑艺术) |
| ISBN 978-7-5217-3613-7:CNY68.00 |
| 本书以马岩松和MAD的建筑艺术品“光之隧道”为主题, 展现了设计背景、设计理念、设计故事和纪实性访谈, 并收录90余幅珍贵图像, 包括“光之隧道”的设计图、方案平面图、手稿等。通过隧道, 人与自然相连接, 实景和梦境被艺术的手法加以转换 ; 以“山水城市”为设计理念的马岩松、以自然为媒介的大地艺术祭, 以及日本特色文化, 三者在此相连。“光之隧道”令清津峡重生, 成为展现“日本地方之美”的重要地标, 在日本乃至全世界获得了如潮好评。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光之隧道
索取号:TU-863/M217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70908 | 215709080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21排2列2层/ [索取号:TU-863/M217] | 在馆 | |
| 2 | 1570909 | 215709099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21排2列2层/ [索取号:TU-863/M21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