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哀悼与忧郁
|
|
作者: | 弗洛伊德 著 ;吴张彰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长沙 岳麓书社 2024 |
|
页数: | 154页 | |
开本: | 20cm | |
丛书名: | 尤里卡文库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84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心理学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538-2209-9 |
000 | 01239nam0 2200277 450 | |
001 | 013344211 | |
005 | 20250926114708.89 | |
010 | @a978-7-5538-2209-9@dCNY49.00 | |
100 | @a20250107d2024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1 | @achi@cger |
102 | @aCN@b43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哀悼与忧郁@9ai dao yu you yu@dTrauer und Melancholie@f(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g吴张彰译@zger |
210 | @a长沙@c岳麓书社@d2024 | |
215 | @a154页@d20cm | |
225 | 1 | @a尤里卡文库@h第三辑 |
330 | @a本书收录了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晚期的四篇名作,展现了弗洛伊德围绕哀悼与忧郁、快感原则与现实原则、生冲动与死冲动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在弗洛伊德看来,哀悼不仅是个体建构自我的心理机制,也是维系文明社会的重要条件。只有顺利地完成哀悼的工作,才能避免多余的力比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这一思路影响了文学、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托马斯·曼、W.H. 奥登、本雅明、福柯、德里达、巴特勒等人都从中获得灵感。 | |
461 | 0 | @12001 @a尤里卡文库 |
510 | 1 | @aTrauer und Melancholie@zger |
606 | 0 | @a心理学 |
690 | @aB84@v5 | |
701 | 0 | @c(奥)@a弗洛伊德@9fu luo yi de@c(Freud, Sigmund@f1856-1939)@4著 |
702 | 0 | @a吴张彰@9wu zhang zhang@4译 |
801 | 0 | @aCN@c20250910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B84@eF598@ZF598@f1 | |
哀悼与忧郁=Trauer und Melancholie/(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吴张彰译.-长沙:岳麓书社,2024 |
154页;20cm.-(尤里卡文库.第三辑) |
ISBN 978-7-5538-2209-9:CNY49.00 |
本书收录了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晚期的四篇名作,展现了弗洛伊德围绕哀悼与忧郁、快感原则与现实原则、生冲动与死冲动展开的一系列讨论。在弗洛伊德看来,哀悼不仅是个体建构自我的心理机制,也是维系文明社会的重要条件。只有顺利地完成哀悼的工作,才能避免多余的力比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这一思路影响了文学、哲学、艺术等各个领域,托马斯·曼、W.H. 奥登、本雅明、福柯、德里达、巴特勒等人都从中获得灵感。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哀悼与忧郁
索取号:B84/F59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33912 | 216339120 | 社科库509/ [索取号:B84/F59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