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五四那些事
|
|
作者: | 马勇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沈阳 万卷出版公司 2019.08 |
|
页数: | 513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百年五四: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261.107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五四运动--wu si yun dong--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470-5176-4 |
000 | 01666oam2 2200277 450 | |
001 | 011025153857 | |
005 | 20221025153857.0 | |
010 | @a978-7-5470-5176-4@b精装@dCNY68.00 | |
099 | @aCAL 012019135663 | |
100 | @a20201004d2019 em y0chiy012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210000 | |
105 | @ay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五四那些事@Awu si na xie shi@f马勇著 |
210 | @a沈阳@c万卷出版公司@d2019.08 | |
215 | @a513页@d21cm | |
225 | 2 | @a百年五四: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Abai nian wu si gong tong de wen hua jing shen jia yuan |
300 | @a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著名学者马勇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对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做了一次深刻的回眸,详尽地叙述了五四运动的社会背景、精英人物、重要期刊、著名学府、各种代表思潮等,并对五四运动的文化精神做以独到的解读。全书分为“导论:在救亡与启蒙中寻找平衡”“文学改良与文学革命:启蒙主题与途径”“一个人和一份杂志:陈独秀与《新青年》”“一个人和一所大学:蔡元培与北大”“救亡与启蒙:压倒、冲击与转机”“所谓新旧冲突:重建中国启蒙史叙事”“传统主义与反传统主义”“安娜琪:一个美丽的传说”“新文化流变”等九章。通过这九章的叙述,使读者清晰地看到李大钊的“铁肩道义”、“妙手文章”,真切地听到了陈独秀对“民主”“科学”的啼血呼唤,详细地览阅了胡适对白话文学、对整个新文学的贡献,深深地感受到了蔡元培北大办学纲领以及殷殷的爱生之情,也厘清了刘思培等人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渊源。该书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以来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 | |
410 | 0 | @12001 @a百年五四: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 |
606 | 0 | @a五四运动@Awu si yun dong@x研究 |
690 | @aK261.107@v5 | |
701 | 0 | @a马勇@Ama yong@4著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261.107@eM213 | |
五四那些事/马勇著.-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9.08 |
513页;21cm.-(百年五四: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
ISBN 978-7-5470-5176-4(精装):CNY68.00 |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著名学者马勇撰写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对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做了一次深刻的回眸,详尽地叙述了五四运动的社会背景、精英人物、重要期刊、著名学府、各种代表思潮等,并对五四运动的文化精神做以独到的解读。全书分为“导论:在救亡与启蒙中寻找平衡”“文学改良与文学革命:启蒙主题与途径”“一个人和一份杂志:陈独秀与《新青年》”“一个人和一所大学:蔡元培与北大”“救亡与启蒙:压倒、冲击与转机”“所谓新旧冲突:重建中国启蒙史叙事”“传统主义与反传统主义”“安娜琪:一个美丽的传说”“新文化流变”等九章。通过这九章的叙述,使读者清晰地看到李大钊的“铁肩道义”、“妙手文章”,真切地听到了陈独秀对“民主”“科学”的啼血呼唤,详细地览阅了胡适对白话文学、对整个新文学的贡献,深深地感受到了蔡元培北大办学纲领以及殷殷的爱生之情,也厘清了刘思培等人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渊源。该书令人信服地说明了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以来共同的文化精神家园。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五四那些事
索取号:K261.107/M213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89957 | 215899570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36排1列4层/ [索取号:K261.107/M21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