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周易》与史学
|
|
作者: | 杜庆余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5 |
|
页数: | 16, 211页 | |
开本: | 19cm | |
丛书名: | 周易文化讲论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B221.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8-06168-3 |
000 | 01279nam 2200253 450 | |
001 | 012018000621 | |
010 | @a978-7-108-06168-3@dCNY28.00 | |
100 | @a20180802d2018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c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周易》与史学@A《zhou yi 》yu shi xue@f杜庆余著@Fdu qing yu zhu |
210 | @a北京@c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d2018.05 | |
215 | @a16, 211页@c图, 肖像@d19cm | |
225 | 2 | @a周易文化讲论@Azhou yi wen hua jiang lun |
314 | @a杜庆余, 199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 现为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秦汉史。 | |
330 | @a读史释易, 向来是一个讲易的传统命题。作者一方面由易观史, 梳理《周易》经传中的历史故事与社会史资料, 分析《周易》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一方面由史观易, 梳理史书中的易学资料与易学家, 并举例探讨了历代史学大家的史学与易学思想。易学与史学, 自古至今联系密切: 在古代突出表现为“以史治易”, 古人常常用历史故事来注解《周易》; 在近现代则突出表现为“以易治史”, 一批学者受新史学影响, 鼓吹“六经皆史”。读者通过本书, 当可大体了解易学与史学的深厚渊源。 | |
410 | 0 | @12001 @a周易文化讲论 |
605 | @a周易@Azhou yi@x研究 | |
690 | @aB221.5@v5 | |
701 | 0 | @a杜庆余@Adu qing yu@4著 |
801 | 0 | @aCN@c20180911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b21393207-09@dB221.5@eD848@f3 | |
《周易》与史学/杜庆余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05 |
16, 211页:图, 肖像;19cm.-(周易文化讲论) |
ISBN 978-7-108-06168-3:CNY28.00 |
读史释易, 向来是一个讲易的传统命题。作者一方面由易观史, 梳理《周易》经传中的历史故事与社会史资料, 分析《周易》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 一方面由史观易, 梳理史书中的易学资料与易学家, 并举例探讨了历代史学大家的史学与易学思想。易学与史学, 自古至今联系密切: 在古代突出表现为“以史治易”, 古人常常用历史故事来注解《周易》; 在近现代则突出表现为“以易治史”, 一批学者受新史学影响, 鼓吹“六经皆史”。读者通过本书, 当可大体了解易学与史学的深厚渊源。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周易》与史学
索取号:B221.5/D84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393207 | 213932075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9排3列2层/ [索取号:B221.5/D848] | 在馆 | |
2 | 1393208 | 213932084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9排3列2层/ [索取号:B221.5/D848] | 在馆 | |
3 | 1393209 | 213932093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9排3列2层/ [索取号:B221.5/D84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