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雪莱在中国
|
|
| 作者: | 张静,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08 |
|
| 页数: | 326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046 , I561.07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诗歌--shi ge--文学翻译--研究--英国--近代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301-33230-6 | |
| 000 | 01454nam0 2200301 450 | |
| 001 | 485894 | |
| 010 | @a978-7-301-33230-6@dCNY88.00 | |
| 100 | @a20220906d2022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雪莱在中国@Axue lai zai zhong guo@e1905-1966@d= Shelley in China@e1905-1966@f张静著@zeng |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2.08 | |
| 215 | @a326页@d24cm | |
| 300 | @a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
| 314 | @a张静, 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 |
| 320 | @a有书目 (第308-324页) | |
| 330 | @a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 主要研究雪莱在中国现代文学不同时期的译介与接受, 但并完全不拘泥于文学史中的历史分期, 而是从1905年梁启超主持的《新小说》刊载的雪莱画像为起点, 重点讨论雪莱在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译介者中所突出的特质以及呈现的观点, 以此考察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及发展之关系。书稿将时间下限设定1965年, 全面的展现这位革命浪漫主义的经典诗人在新中国的译介、接受与效仿, 进而力图反映出在特定时期内中国文学对于浪漫主义及革命话语的独特理解和诠释。 | |
| 510 | 1 | @aShelley in China@e1905-1966@zeng |
| 600 | 1 | @a雪莱@Axue lai@g(Shelly, Percy Bysshe),@f1792-1822@x诗歌@x文学翻译@x研究 |
| 606 | 0 | @a诗歌@Ashi ge@x文学翻译@x研究@y英国@z近代 |
| 690 | @aI046@v5 | |
| 690 | @aI561.072@v5 | |
| 701 | 0 | @a张静,@Azhang jing@f1977-@4著 |
| 801 | 0 | @aCN@c20220906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561.072@eZ122 | |
| 906 | @aRTGM | |
| 雪莱在中国:1905-1966= Shelley in China:1905-1966/张静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08 |
| 326页;24cm |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 ISBN 978-7-301-33230-6:CNY88.00 |
|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 主要研究雪莱在中国现代文学不同时期的译介与接受, 但并完全不拘泥于文学史中的历史分期, 而是从1905年梁启超主持的《新小说》刊载的雪莱画像为起点, 重点讨论雪莱在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译介者中所突出的特质以及呈现的观点, 以此考察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及发展之关系。书稿将时间下限设定1965年, 全面的展现这位革命浪漫主义的经典诗人在新中国的译介、接受与效仿, 进而力图反映出在特定时期内中国文学对于浪漫主义及革命话语的独特理解和诠释。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雪莱在中国
索取号:I561.072/Z12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97038 | 215970386 | 文学库116/116文学库 19排2列4层/ [索取号:I561.072/Z12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