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莱芜城市地质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控研究
|
|
| 作者: | 刘丰武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22.05 |
|
| 页数: | 198页 | |
| 开本: | 26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X321.252.3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城市地质环境--cheng shi di zhi huan jing--环境监测--研究--莱芜 , 城市地质环境--cheng shi di zhi huan jing--污染防治--研究--莱芜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625-5268-0 | |
| 000 | 01384nam0 2200241 450 | |
| 001 | 011025153123 | |
| 005 | 20221025153123.0 | |
| 010 | @a978-7-5625-5268-0@dCNY198.00 | |
| 100 | @a20201004d2022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420000 | |
| 105 | @aab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莱芜城市地质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控研究@Alai wu cheng shi di zhi huan jing jian ce yu wu ran fang kong yan jiu@f刘丰武等著 |
| 210 | @a武汉@c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d2022.05 | |
| 215 | @a198页@c图, 地图@d26cm | |
| 304 | @a著者还有:宿卫民、郭鹏、常洪华、马殿光、鲁峰等 | |
| 330 | @a本书主要采用水工环地面调查、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水质测试、工程地质试验及三维可视化模型建设等综合手段开展了城市地质调查;通过地下水及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调查等工作对研究区城市地质环境监测及污染防治研究;为保护区域地质环境、合理规划地方经济发展布局、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地质科学依据。运用城市地质三维模型建设、地下水及地质环境监测平台建设等先进技术对莱芜地区城市地质环境进行监测以及污染防控研究。在地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莱芜地区城市三维可视化地质结构模型,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环境地质数据信息和强有力的地质支撑。 | |
| 606 | 0 | @a城市地质环境@Acheng shi di zhi huan jing@x环境监测@x研究@y莱芜 |
| 606 | 0 | @a城市地质环境@Acheng shi di zhi huan jing@x污染防治@x研究@y莱芜 |
| 690 | @aX321.252.3@v5 | |
| 701 | 0 | @a刘丰武@Aliu feng wu@4著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X321.252.3@eL617 | |
| 莱芜城市地质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控研究/刘丰武等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22.05 |
| 198页:图, 地图;26cm |
| ISBN 978-7-5625-5268-0:CNY198.00 |
| 本书主要采用水工环地面调查、钻探、物探、水文地质试验、水质测试、工程地质试验及三维可视化模型建设等综合手段开展了城市地质调查;通过地下水及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调查等工作对研究区城市地质环境监测及污染防治研究;为保护区域地质环境、合理规划地方经济发展布局、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地质科学依据。运用城市地质三维模型建设、地下水及地质环境监测平台建设等先进技术对莱芜地区城市地质环境进行监测以及污染防控研究。在地理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莱芜地区城市三维可视化地质结构模型,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环境地质数据信息和强有力的地质支撑。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莱芜城市地质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控研究
索取号:X321.252.3/L617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86883 | 215868835 | 自科库501/501自科库 66排3列1层/ [索取号:X321.252.3/L617]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