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比较法哲学
|
|
| 作者: | 埃瓦尔德 著 ;于庆生 , 郭宪功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6.09 |
|
| 页数: | 393页 | |
| 开本: | 22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D908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比较法学--bi jiao fa xue--法哲学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093-7659-1 | |
| 000 | 01754nam0 2200265 450 | |
| 001 | 012017001758 | |
| 010 | @a978-7-5093-7659-1@b精装@dCNY49.00 | |
| 100 | @a20160903d2016 em y0chiy50 ea | |
| 101 | 1 | @achi@ceng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比较法哲学@Abi jiao fa zhe xue@d= 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f(美) 威廉·B. 埃瓦尔德著@F(mei) wei lian ·B. ai wa er de zhu@g于庆生, 郭宪功译@zeng |
| 210 | @a北京@c中国法制出版社@d2016.09 | |
| 215 | @a393页@d22cm | |
| 320 | @a有书目 | |
| 330 | @a全书对传统比较法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进行了“扬弃”, 是一种库恩意义上的“范式转换”, 堪称比较法研究中的“科学革命”。其精彩之处, 不仅在于指出了表面上相互竞争的“语境主义”和“文本主义”研究进路在“外在主义”上深层的一致性, 提出内在于法律系统的研究方法, 更在于其论述能够融贯哲学、精神分析、历史、经济、政治、法教义学等全方位的智识资源, 而又不失法学研究基本的规范立场。在“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的统一标题下, 本书的五篇文章各有侧重。第一篇主要侧重于旧学科的批判和新学科的证成; 第二篇主要侧重于对传统比较法外在主义研究进路的批判吸纳; 第三篇是从法律史和比较法关系的角度对第一篇进行了重述; 第四篇是作者将“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这一学科落实到美国革命这一具体事例的表现; 第五篇对波纳的书评则是对具体的外在主义研究进路的应用性批判。可以说, 这五篇文章的集合清晰地向我们阐释了关于“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这一新学科的“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三大问题。 | |
| 510 | 1 | @a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zeng |
| 606 | 0 | @a比较法学@Abi jiao fa xue@x法哲学 |
| 690 | @aD908@v5 | |
| 701 | 1 | @a埃瓦尔德@Aai wa er de@g(Ewald, William B.)@4著 |
| 702 | 0 | @a于庆生@Ayu qing sheng@4译 |
| 702 | 0 | @a郭宪功@Aguo xian gong@4译 |
| 801 | 0 | @aCN@c20170814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b21323016-17@dD908@eA300@f2 | |
| 比较法哲学= 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美) 威廉·B. 埃瓦尔德著/于庆生, 郭宪功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09 |
| 393页;22cm |
| ISBN 978-7-5093-7659-1(精装):CNY49.00 |
| 全书对传统比较法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进行了“扬弃”, 是一种库恩意义上的“范式转换”, 堪称比较法研究中的“科学革命”。其精彩之处, 不仅在于指出了表面上相互竞争的“语境主义”和“文本主义”研究进路在“外在主义”上深层的一致性, 提出内在于法律系统的研究方法, 更在于其论述能够融贯哲学、精神分析、历史、经济、政治、法教义学等全方位的智识资源, 而又不失法学研究基本的规范立场。在“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的统一标题下, 本书的五篇文章各有侧重。第一篇主要侧重于旧学科的批判和新学科的证成; 第二篇主要侧重于对传统比较法外在主义研究进路的批判吸纳; 第三篇是从法律史和比较法关系的角度对第一篇进行了重述; 第四篇是作者将“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这一学科落实到美国革命这一具体事例的表现; 第五篇对波纳的书评则是对具体的外在主义研究进路的应用性批判。可以说, 这五篇文章的集合清晰地向我们阐释了关于“comparative jurisprudence”这一新学科的“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三大问题。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比较法哲学
索取号:D908/A300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323016 | 213230163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80排6列1层/ [索取号:D908/A300] | 在馆 | |
| 2 | 1323017 | 213230172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80排6列1层/ [索取号:D908/A30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