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史学原理
|
|
作者: | 柯林武德 著 ;顾晓伟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3.01 |
|
页数: | 74, 307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历史的观念译丛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K0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历史哲学--li shi zhe xue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1-33471-3 |
000 | 02129nam 2200289 450 | |
001 | 490298 | |
010 | @a978-7-301-33471-3@dCNY78.00 | |
100 | @a20220906d2023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y a 001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史学原理@Ashi xue yuan li@f(英) 柯林武德著@d= 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 and other writings in philosophy of history@fR.G. Collingwood@g顾晓伟译@zeng |
210 | @a北京@c北京大学出版社@d2023.01 | |
215 | @a74, 307页@d23cm | |
225 | 2 | @a历史的观念译丛@Ali shi de guan nian yi cong@v24 |
314 | @a柯林武德, 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美学家, 被誉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历史哲学家之一。顾晓伟,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 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 |
320 | @a有书目 (第258-262页) 和索引 | |
330 | @a柯林武德 (1889-1943) 是20世纪英语世界最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之一, 而其在战后历史哲学或史学理论界的声誉主要源自遗著《历史的观念》 (1946) 年的出版。但实际上, 柯林武德在1939年给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信中提到, 他曾打算把著作编成一套系统文集, 包括“哲学论集”” (《哲学方法论》、《形而上学论》) 、“哲学的原理” (《艺术原理》、《史学原理》) 和“观念史研究” (《自然的观念》、《历史的观念》) 。由于柯林武德的身体状况和二战爆发等原因, 柯林武德生前并没有完成《史学原理》的写作, 只写作了原计划的第一编, 包括四章, 分别研究了“证据”、“行动”、“重演”以及“历史作为心灵的自我认识”这四个概念。随着西方柯林武德研究的不断深入, 荷兰学者皮德斯发现了这份手稿, 后由杜森和德雷于1999年编辑出版了这个《史学原理》版本, 其内容除了上述柯林武德的原初手稿之外, 还编入了柯林武德于1933-1939写作的历史哲学手稿和札记。本书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作品。柯林武德自己曾对这部作品寄予厚望, 并认为是其一生思想的最终总结和梳理。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学界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柯林武德的史学思想。 | |
410 | 0 | @12001 @a历史的观念译丛@v24 |
500 | 10 | @aPrinciples of history: and other writings in philosophy of history@mChinese |
606 | 0 | @a历史哲学@Ali shi zhe xue |
690 | @aK01@v5 | |
701 | 1 | @a柯林武德@Ake lin wu de@g(Collingwood, Robin George),@f1889-1943@4著 |
702 | 0 | @a顾晓伟@Agu xiao wei@4译 |
801 | 0 | @aCN@c20220906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01@eK390 | |
史学原理/(英) 柯林武德著= 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 and other writings in philosophy of history/R.G. Collingwood/顾晓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01 |
74, 307页;23cm.-(历史的观念译丛;24) |
ISBN 978-7-301-33471-3:CNY78.00 |
柯林武德 (1889-1943) 是20世纪英语世界最著名的历史哲学家之一, 而其在战后历史哲学或史学理论界的声誉主要源自遗著《历史的观念》 (1946) 年的出版。但实际上, 柯林武德在1939年给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信中提到, 他曾打算把著作编成一套系统文集, 包括“哲学论集”” (《哲学方法论》、《形而上学论》) 、“哲学的原理” (《艺术原理》、《史学原理》) 和“观念史研究” (《自然的观念》、《历史的观念》) 。由于柯林武德的身体状况和二战爆发等原因, 柯林武德生前并没有完成《史学原理》的写作, 只写作了原计划的第一编, 包括四章, 分别研究了“证据”、“行动”、“重演”以及“历史作为心灵的自我认识”这四个概念。随着西方柯林武德研究的不断深入, 荷兰学者皮德斯发现了这份手稿, 后由杜森和德雷于1999年编辑出版了这个《史学原理》版本, 其内容除了上述柯林武德的原初手稿之外, 还编入了柯林武德于1933-1939写作的历史哲学手稿和札记。本书也是他生前的最后作品。柯林武德自己曾对这部作品寄予厚望, 并认为是其一生思想的最终总结和梳理。本书的出版将有助于学界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柯林武德的史学思想。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史学原理
索取号:K01/K39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03139 | 216031390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103排1列5层/ [索取号:K01/K39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