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大跨建筑非线性结构形态研究
|
|
作者: | 孙明宇, , 刘德明,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2.09 |
|
页数: | 219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土木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前沿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39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建筑结构--jian zhu jie gou--大跨度结构--研究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12-27622-6 |
000 | 01581nam 2200277 450 | |
001 | 481917 | |
010 | @a978-7-112-27622-6@dCNY42.00 | |
100 | @a20230902d2022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a 000yy | |
200 | 1 | @a大跨建筑非线性结构形态研究@Ada kua jian zhu fei xian xing jie gou xing tai yan jiu@f孙明宇, 刘德明著 |
210 |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2.09 | |
215 | @a219页@c图@d23cm | |
225 | 2 | @a土木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前沿丛书@Atu mu gong cheng ke ji chuang xin yu fa zhan yan jiu qian yan cong shu |
314 | @a孙明宇, 工学博士, 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年7月任厦门大学助理教授。刘德明, 工学博士。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本书从复杂性科学与结构形态学研究的学科源头出发, 探寻数字化设计下大跨建筑非线性结构形态设计的本质和方法, 提炼出大跨建筑非线性结构形态系统的三个层次, 以及各层次的具体要素, 并通过复杂性思维、数字技术协同与建筑设计伦理三个层面的深层关联建构非线性结构形态理论框架。其理论框架适用于更广泛的性能化、智能化的系统对象, 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本书后半部分提出大跨建筑非线性结构形态的单元繁衍、材料拓扑、参数逆吊三种非线性结构形态生成策略, 为非线性结构形态的创新提供全新的视阈及可操作的设计方法, 对未来将以性能化为目标的大跨建筑设计实践具有可借鉴的应用价值。 | |
410 | 0 | @12001 @a土木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前沿丛书 |
606 | 0 | @a建筑结构@Ajian zhu jie gou@x大跨度结构@x研究 |
690 | @aTU399@v5 | |
701 | 0 | @a孙明宇,@Asun ming yu@f1985-@4著 |
701 | 0 | @a刘德明,@Aliu de ming@f1961-@4著 |
801 | 0 | @aCN@c20230902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399@eS938 | |
906 | @aRTWS | |
大跨建筑非线性结构形态研究/孙明宇, 刘德明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09 |
219页:图;23cm.-(土木工程科技创新与发展研究前沿丛书) |
ISBN 978-7-112-27622-6:CNY42.00 |
本书从复杂性科学与结构形态学研究的学科源头出发, 探寻数字化设计下大跨建筑非线性结构形态设计的本质和方法, 提炼出大跨建筑非线性结构形态系统的三个层次, 以及各层次的具体要素, 并通过复杂性思维、数字技术协同与建筑设计伦理三个层面的深层关联建构非线性结构形态理论框架。其理论框架适用于更广泛的性能化、智能化的系统对象, 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本书后半部分提出大跨建筑非线性结构形态的单元繁衍、材料拓扑、参数逆吊三种非线性结构形态生成策略, 为非线性结构形态的创新提供全新的视阈及可操作的设计方法, 对未来将以性能化为目标的大跨建筑设计实践具有可借鉴的应用价值。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大跨建筑非线性结构形态研究
索取号:TU399/S938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94375 | 215943754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92排4列2层/ [索取号:TU399/S938] | 在馆 | |
2 | 1594376 | 215943763 | 建筑库101/101建筑库 92排4列2层/ [索取号:TU399/S93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