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普通化学
|
|
作者: | 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 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11 |
|
页数: | 371页 | |
开本: | 17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O6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普通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4-053033-9 |
000 | 01546nam0 2200229 450 | |
001 | 2038736870 | |
005 | 20201105104639.75 | |
010 | @a978-7-04-053033-9@dCNY49.80 | |
100 | @a20200527d2019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f z 000zy | |
200 | 1 | @a普通化学@9Pu Tong Hua Xue@f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 |
205 | @a7版 | |
210 | @a北京@c高等教育出版社@d2019.11 | |
215 | @a371页@d17cm | |
330 | @a本书是在《普通化学》(第六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特别注意与高中化学新课标(2017年版)及高中化学新教材(2019年版)合理衔接。全书分9章。第1~4章以化学反应基本原理为主线,分别介绍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水溶液化学和电化学的基础知识,第5章介绍物质结构基础,第6~8章分别介绍无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和以生物大分子为代表的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第9章简要介绍化学仪器分析的主要内容。各章均有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选读材料、小结、思考题和习题。书后附有部分习题答案供参考。 本书可用作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类非化学化工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本书第二版(1981年修订本)于1986年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第一届(1976—1985年)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三版于1992年获第二届(1986—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全国优秀奖;第四版于1999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五版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六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
606 | 0 | @a普通化学@x高等学校@j教材 |
690 | 0 | @aO6@v5 |
701 | 0 | @a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9Zhe Jiang Da Xue Pu Tong Hua Xue Jiao Yan Zu@4编 |
801 | 0 | @aCN@b(网众)采访数据@c20201010 |
905 | @aZUCC@dO6@eZ376 | |
普通化学/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组编.-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1 |
371页;17cm |
ISBN 978-7-04-053033-9:CNY49.80 |
本书是在《普通化学》(第六版)基础上修订而成的,特别注意与高中化学新课标(2017年版)及高中化学新教材(2019年版)合理衔接。全书分9章。第1~4章以化学反应基本原理为主线,分别介绍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水溶液化学和电化学的基础知识,第5章介绍物质结构基础,第6~8章分别介绍无机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和以生物大分子为代表的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第9章简要介绍化学仪器分析的主要内容。各章均有内容提要和学习要求、选读材料、小结、思考题和习题。书后附有部分习题答案供参考。 本书可用作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类非化学化工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本书第二版(1981年修订本)于1986年获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第一届(1976—1985年)优秀教材一等奖;第三版于1992年获第二届(1986—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全国优秀奖;第四版于1999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五版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和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六版被列入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普通化学
索取号:O6/Z376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478729 | 214787293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60排4列1层/ [索取号:O6/Z376] | 在馆 | |
2 | 1478730 | 214787300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60排4列1层/ [索取号:O6/Z376]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