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中庸诠解
|
|
| 作者: | 子思, 原著 ;余庆 编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沈阳 万卷出版公司 2018.07 |
|
| 页数: | 14, 390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传世名著典藏丛书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B222.1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儒家--ru jia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470-4810-8 | |
| 000 | 01283nam 2200277 450 | |
| 001 | 012019001748 | |
| 010 | @a978-7-5470-4810-8@dCNY62.00 | |
| 100 | @a20180608d2018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210000 | |
| 105 | @aac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中庸诠解@Azhong yong quan jie@f(战国) 子思原著@F(zhan guo) zi si yuan zhu@g余庆编译 |
| 210 | @a沈阳@c万卷出版公司@d2018.07 | |
| 215 | @a14, 390页@c图, 肖像@d23cm | |
| 225 | 2 | @a传世名著典藏丛书@Achuan shi ming zhu dian cang cong shu@h第四辑@i中华传统经典解读 |
| 320 | @a有书目 | |
| 330 | @a《中庸》作为平民哲学, 其核心是修养心性的中庸之道。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 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为了便于读者读懂、读通《中庸》这部高层次的理论色彩浓厚的著作, 作者吸取其他《中庸》版本的精粹所在, 分别从原文、译文、注释、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现代运用等方面, 进行了金面细致、有总有分、通俗易懂的解读。以此使读者理解其中精要, 运用“中庸”的智慧修养心性, 完善自我。 | |
| 410 | 0 | @12001 @a传世名著典藏丛书@h第四辑@i中华传统经典解读 |
| 605 | @a中庸@Azhong yong@x注释 | |
| 606 | 0 | @a儒家@Aru jia |
| 690 | @aB222.12@v5 | |
| 701 | 0 | @a子思,@Azi si@f前483-前402@4原著 |
| 702 | 0 | @a余庆@Ayu qing@4编译 |
| 801 | 0 | @aCN@c20180608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b21426124-25@dB222.12@eZ953@f2 | |
| 中庸诠解/(战国) 子思原著/余庆编译.-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8.07 |
| 14, 390页:图, 肖像;23cm.-(传世名著典藏丛书.第四辑.中华传统经典解读) |
| ISBN 978-7-5470-4810-8:CNY62.00 |
| 《中庸》作为平民哲学, 其核心是修养心性的中庸之道。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 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为了便于读者读懂、读通《中庸》这部高层次的理论色彩浓厚的著作, 作者吸取其他《中庸》版本的精粹所在, 分别从原文、译文、注释、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现代运用等方面, 进行了金面细致、有总有分、通俗易懂的解读。以此使读者理解其中精要, 运用“中庸”的智慧修养心性, 完善自我。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中庸诠解
索取号:B222.12/Z95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426124 | 214261243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10排3列2层/ [索取号:B222.12/Z953] | 在馆 | |
| 2 | 1426125 | 214261252 | 社科库509/509社科库 10排3列2层/ [索取号:B222.12/Z95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