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
| 作者: | 拜比 著 ;李瑞林 , 贺婷婷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5.03 |
|
| 页数: | 11,374页 | |
| 开本: | 21cm | |
| 丛书名: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H0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语言学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00-24750-4 | |
| 000 | 01304oam2 2200337 450 | |
| 001 | 01025804 | |
| 005 | 20251022092159.18 | |
| 010 | @a978-7-100-24750-4@dCNY63.00 | |
| 100 | @a20250313d2025 em y0chiy0120 ea | |
| 101 | 1 | @achi@ceng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z 001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语言、使用与认知@9yu yan、shi yong yu ren zhi@f(美)琼·拜比著@g李瑞林, 贺婷婷译 |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5.03 | |
| 215 | @a11,374页@d21cm | |
| 225 | 0 | @a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h第二十一辑 |
| 300 | @a汉译名著 | |
| 305 | @a据剑桥大学出版社2010年英文版译出 | |
| 306 | @a限中国大陆发行 | |
| 312 | @a版权页英文题名:Language, usage and cognition | |
| 330 | @a本书重点探究语言生成、组构和变异背后的动态过程。作者直面语法本质问题,同时兼顾变异和递差,提出语言新论,以伴随语言使用的复现过程为视点探寻解释。其论据涵盖基于大型口笔语语料库的研究发现、语言变迁的相关知识以及语言使用者作为受试的实验结果,对认知过程和语言演变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 |
| 461 | 0 | @12001 @a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 510 | 1 | @aLanguage, usage and cognition@zeng |
| 606 | 0 | @a语言学 |
| 690 | @aH0@v5 | |
| 701 | 1 | @c(美)@a拜比@9bai bi@g(Bybee, Joan)@4著 |
| 702 | 0 | @a李瑞林@9li rui lin@4译 |
| 702 | 0 | @a贺婷婷@9he ting ting@4译 |
| 801 | 0 | @aCN@c20250910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H0@eB170@ZB170@f1 | |
| 语言、使用与认知/(美)琼·拜比著/李瑞林, 贺婷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5.03 |
| 11,374页;21cm.-(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二十一辑) |
| 汉译名著 |
| ISBN 978-7-100-24750-4:CNY63.00 |
| 本书重点探究语言生成、组构和变异背后的动态过程。作者直面语法本质问题,同时兼顾变异和递差,提出语言新论,以伴随语言使用的复现过程为视点探寻解释。其论据涵盖基于大型口笔语语料库的研究发现、语言变迁的相关知识以及语言使用者作为受试的实验结果,对认知过程和语言演变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语言、使用与认知
索取号:H0/B170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35011 | 216350115 | 语言库209/ [索取号:H0/B17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