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我们为何膜拜青春
|
|
| 作者: | 哈里森 著 ;梁永安 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三联书店 2018.01 |
|
| 页数: | 269页 | |
| 开本: | 20cm | |
| 丛书名: | 三联精选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G0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文化哲学--wen hua zhe xue--研究--世界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108-06042-6 | |
| 000 | 01390nam 2200301 450 | |
| 001 | 0100001943 | |
| 010 | @a978-7-108-06042-6@dCNY36.00 | |
| 100 | @a20180614d2018 em y0chiy50 ea | |
| 101 | 1 | @achi@ceng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我们为何膜拜青春@Awo men wei he mo bai qing chun@e年龄的文化史@f(美) 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著@g梁永安译 |
| 210 | @a北京@c三联书店@d2018.01 | |
| 215 | @a269页@d20cm | |
| 225 | 2 | @a三联精选@Asan lian jing xuan@h第一辑@iVariations |
| 312 | @a英文题名取自版权页 | |
| 320 | @a有书目 (第231-269页) | |
| 330 | @a本书以半个多世纪前出现在美国、之后逐步东渐的人类“返老还童”现象为切入点, 力求揭示人的年龄这一现象中错综复杂且彼此作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历史内涵。作者穿梭往返于哲学、文学、科学和历史之中, 探讨了西方文明史中成熟 (智慧) 与青春 (天才) 这两种力量之间的互动、冲突、平衡或协作, 论述了现代世界以科技为核心表现方式的“天才”所起的主导作用, 及其过度发挥所造成的精神困境。 | |
| 410 | 0 | @12001 @a三联精选@h第一辑@iVariations |
| 500 | 10 | @aJuvenescence : a culture history of our age@mChinese |
| 517 | 1 | @a年龄的文化史@Anian ling de wen hua shi |
| 606 | 0 | @a文化哲学@Awen hua zhe xue@x研究@y世界 |
| 690 | @aG02@v5 | |
| 701 | 1 | @a哈里森@Aha li sen@g(Harrison, Robert Pogue)@4著 |
| 702 | 0 | @a梁永安@Aliang yong an@4译 |
| 801 | 0 | @aCN@c20180901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G02@eH023 | |
| 我们为何膜拜青春:年龄的文化史/(美) 罗伯特·波格·哈里森著/梁永安译.-北京:三联书店,2018.01 |
| 269页;20cm.-(三联精选.第一辑.Variations) |
| ISBN 978-7-108-06042-6:CNY36.00 |
| 本书以半个多世纪前出现在美国、之后逐步东渐的人类“返老还童”现象为切入点, 力求揭示人的年龄这一现象中错综复杂且彼此作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历史内涵。作者穿梭往返于哲学、文学、科学和历史之中, 探讨了西方文明史中成熟 (智慧) 与青春 (天才) 这两种力量之间的互动、冲突、平衡或协作, 论述了现代世界以科技为核心表现方式的“天才”所起的主导作用, 及其过度发挥所造成的精神困境。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我们为何膜拜青春
索取号:G02/H023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379159 | 213791592 | 社科库409/409社科库 55排6列3层/ [索取号:G02/H023] | 在馆 | |
| 2 | 1379160 | 213791609 | 社科库409/409社科库 55排6列3层/ [索取号:G02/H023]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