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废弃采石矿山
|
|
作者: | 崔庆伟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12 |
|
页数: | 275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理论丛书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U986.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采石场--cai shi chang--园林设计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12-25718-8 |
000 | 01498nam 2200301 450 | |
001 | 202021189126 | |
005 | 20211025120124.0 | |
010 | @a978-7-112-25718-8@dCNY80.00 | |
100 | @a20210918d2020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k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废弃采石矿山@Afei qi cai shi kuang shan@e形态、审美与修复再生@d= Derelict quarries@emorphology, aesthetic and restoration@f崔庆伟著@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d2020.12 | |
215 | @a275页@c图@d26cm | |
225 | 2 | @a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理论丛书@Aqing hua da xue feng jing yuan lin she ji yan jiu li lun cong shu |
314 | @a崔庆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本书基于风景园林学视角, 在对我国采石矿场及其废弃地形成机制与形态特征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尝试从风景审美、生态审美和废墟审美三个视角分别对其在物质空间、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方面的审美价值进行识别与发掘, 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了利用此类废弃地开展生态保育、游憩建设、旅游或地产开发实践的相关理念、策略、方法与技术, 从而构建出基于价值识别的采石废弃矿山景观重建规划设计方法体系。 | |
410 | 0 | @12001 @a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理论丛书 |
510 | 1 | @aDerelict quarries@emorphology, aesthetic and restoration@zeng |
517 | 1 | @a形态、审美与修复再生@Axing tai 、 shen mei yu xiu fu zai sheng |
606 | 0 | @a采石场@Acai shi chang@x园林设计 |
690 | @aTU986.2@v5 | |
701 | 0 | @a崔庆伟@Acui qing wei@4著 |
801 | 0 | @aCN@c20210909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986.2@eC974 | |
废弃采石矿山:形态、审美与修复再生= Derelict quarries:morphology, aesthetic and restoration/崔庆伟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12 |
275页:图;26cm.-(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研究理论丛书) |
ISBN 978-7-112-25718-8:CNY80.00 |
本书基于风景园林学视角, 在对我国采石矿场及其废弃地形成机制与形态特征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尝试从风景审美、生态审美和废墟审美三个视角分别对其在物质空间、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方面的审美价值进行识别与发掘, 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了利用此类废弃地开展生态保育、游憩建设、旅游或地产开发实践的相关理念、策略、方法与技术, 从而构建出基于价值识别的采石废弃矿山景观重建规划设计方法体系。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废弃采石矿山
索取号:TU986.2/C97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39509 | 215395098 | 建筑库201/201建筑库 67排5列4层/ [索取号:TU986.2/C974] | 在馆 | |
2 | 1539510 | 215395105 | 建筑库201/201建筑库 67排5列4层/ [索取号:TU986.2/C97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