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介绍
  • 公告通知
  • 最新文献
  • 馆藏检索
  • 电子资源
  • 读者导购
  • 参考咨询
  • CALIS
  • 我的图书馆
  • 登录
  • 详细信息显示
  • 放入我的书架
  • 预约/预借图书
  • 作者相关作品
  • 分类相关作品
  • 丛书相关作品
  • 出版社相关作品

书目信息

  • 表格格式
  • 工作单格式
  • 卡片格式
题名:
自我意识与反讽
    
 
作者: 瓦尔泽 著 ;黄燎宇 译
分册:  
出版信息: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12
页数: 185页
开本: 21cm
丛书名: 99读书人
单 册:
中图分类: I0
科图分类:
主题词: 讽刺文学--feng ci wen xue--文学研究
电子资源:
ISBN: 978-7-02-016896-5
 
 
 
 
 
000 02018nam 2200313 450
001 2259916448
010    @a978-7-02-016896-5@dCNY45.00
100    @a20220309d2021 em y0chiy50 ea
101 1  @achi@cger
102    @aCN@b110000
105    @aa a 000yy
106    @ar
200 1  @a自我意识与反讽@Azi wo yi shi yu fan feng@f(德) 马丁·瓦尔泽著@d= Selbstbewutsein und ironie frankfurter vorlesungen@fMartin Walser@g黄燎宇译@zger
210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1.12
215    @a185页@c图@d21cm
225 2  @a99读书人@A99du shu ren
225 2  @a经典写作课@Ajing dian xie zuo ke
314    @a马丁·瓦尔泽 (Martin Walser), 1927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的瓦瑟堡, 二战期间在德军防空部队服役, 战争结束后, 马丁·瓦尔泽先后在雷根斯堡和蒂宾根攻读文学、哲学、历史, 1951年获博士学位。
320    @a有书目 (第167-185页)
330    @a本书是德国当代作家马丁·瓦尔泽“法兰克福诗学讲座”五次演讲的结集。马丁·瓦尔泽对20世纪盛行的、主要肇始于托马斯·曼的反讽概念提出了质疑, 他细致梳理出一个文学渊源: 从弗里德里希·施勒格尔对资产阶级-浪漫主义反讽所下的定义, 到这一种反讽的巅峰之作, 即托马斯·曼《托尼奥·克吕格尔》。马丁·瓦尔泽认为, 在这里, 反讽是确立主人公身份的手段, 主题与反主题相互驳斥, 而主人公不会偏袒哪一方, 他站在所有对立面之上。可以说, 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确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中, “反讽”成了关键工具。马丁·瓦尔泽又对卡夫卡《变形记》进行了细读, 得出“格里高尔的死是大团圆”的结论, “没有一个故事比这更具反讽”。经过层层剥丝抽茧般的分析, 马丁·瓦尔泽希望重新唤起真正的苏格拉底式反讽 —— 引导人们回归内心世界、回归道德和思想的自由。本书分5章, 内容包括: 现实中的浪漫反讽、此反讽非彼反讽、虚无是怎样炼成的、纯粹的反讽、自我意识与反讽等。
410  0 @12001 @a99读书人
410  0 @12001 @a经典写作课
500 10 @aSelbstbewutsein und ironie frankfurter vorlesungen@mChinese
606 0  @a讽刺文学@Afeng ci wen xue@x文学研究
690    @aI0@v5
701  1 @a瓦尔泽@Awa er ze@g(Walser, Martin),@f1927-@4著
702  0 @a黄燎宇@Ahuang liao yu@4译
801  0 @aCN@c20220906
905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0@eW006
    
    自我意识与反讽/(德) 马丁·瓦尔泽著= Selbstbewutsein und ironie frankfurter vorlesungen/Martin Walser/黄燎宇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12
    185页:图;21cm.-(99读书人).-(经典写作课)
    
    
    ISBN 978-7-02-016896-5:CNY45.00
    本书是德国当代作家马丁·瓦尔泽“法兰克福诗学讲座”五次演讲的结集。马丁·瓦尔泽对20世纪盛行的、主要肇始于托马斯·曼的反讽概念提出了质疑, 他细致梳理出一个文学渊源: 从弗里德里希·施勒格尔对资产阶级-浪漫主义反讽所下的定义, 到这一种反讽的巅峰之作, 即托马斯·曼《托尼奥·克吕格尔》。马丁·瓦尔泽认为, 在这里, 反讽是确立主人公身份的手段, 主题与反主题相互驳斥, 而主人公不会偏袒哪一方, 他站在所有对立面之上。可以说, 在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确立自我意识的过程中, “反讽”成了关键工具。马丁·瓦尔泽又对卡夫卡《变形记》进行了细读, 得出“格里高尔的死是大团圆”的结论, “没有一个故事比这更具反讽”。经过层层剥丝抽茧般的分析, 马丁·瓦尔泽希望重新唤起真正的苏格拉底式反讽 —— 引导人们回归内心世界、回归道德和思想的自由。本书分5章, 内容包括: 现实中的浪漫反讽、此反讽非彼反讽、虚无是怎样炼成的、纯粹的反讽、自我意识与反讽等。
●
相关链接 在E读中查询图书 在当当中查询图书 在豆瓣中查询图书


正题名:自我意识与反讽     索取号:I0/W006         预约/预借

序号 登录号 条形码 馆藏地/架位号 状态 备注
1 1571355   215713556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1排1列4层/ [索取号:I0/W006] 在馆    
2 1571356   215713565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1排1列4层/ [索取号:I0/W006] 在馆    
3 1571357   215713574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1排1列4层/ [索取号:I0/W006] 在馆    
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 欢迎您!
大连网信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