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衍生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
|
|
| 作者: | 张恒, , 冯晨曦,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25.01 |
|
| 页数: | 374页 | |
| 开本: | 24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TD823.86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煤层--mei ceng--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研究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690-7384-3 | |
| 000 | 01558nam0 2200277 450 | |
| 001 | 97424 | |
| 005 | 20250919150625.39 | |
| 010 | @a978-7-5690-7384-3@dCNY99.00 | |
| 100 | @a20250325d2025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510000 | |
| 105 | @aak a 000yy | |
| 106 | @ar | |
| 106 | @ar | |
| 200 | 1 | @a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衍生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Afen cha qu mei ceng jie gou shi wen xing chong ji di ya yan sheng ji li ji fang zhi fang fa yan jiu@f张恒, 冯晨曦著 |
| 210 | @a成都@c四川大学出版社@d2025.01 | |
| 215 | @a374页@c图@d24cm | |
| 314 | @a张恒, 男, 1991年4月生, 采矿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现就职于南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矿山压力、围岩控制及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冯晨曦, 男, 1990年11月生, 岩土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现就职于南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主要从事软基加固、围岩控制及灾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项、南阳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 在中文核心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 |
| 320 | @a有书目 (第354-374页) | |
| 330 | @a本书紧紧围绕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衍生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这一主题, 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等研究手段, 研究了卸荷路径下煤矸组合结构滑移与破碎耦合失稳机理、影响因素及前兆信号特征, 提出了应对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的防治方法, 以期为煤层分岔区冲击灾害的预测预警和防控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 |
| 606 | 0 | @a煤层@Amei ceng@x冲击地压@x灾害防治@x研究 |
| 690 | @aTD823.86@v5 | |
| 701 | 0 | @a张恒,@Azhang heng@f1991-@4著 |
| 701 | 0 | @a冯晨曦,@Afeng chen xi@f1990-@4著 |
| 801 | 0 | @aCN@c20250909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D823.86@eZ112@f1 | |
| 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衍生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张恒, 冯晨曦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25.01 |
| 374页:图;24cm |
| ISBN 978-7-5690-7384-3:CNY99.00 |
| 本书紧紧围绕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衍生机理及防治方法研究这一主题, 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试验、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等研究手段, 研究了卸荷路径下煤矸组合结构滑移与破碎耦合失稳机理、影响因素及前兆信号特征, 提出了应对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的防治方法, 以期为煤层分岔区冲击灾害的预测预警和防控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分岔区煤层结构失稳型冲击地压衍生机理及防
索取号:TD823.86/Z11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38470 | 216384703 | 自科库501/ [索取号:TD823.86/Z11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