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艺术中的鱼和文明史
|
|
作者: | 杰克逊 著 ;冯晗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3.03 |
|
页数: | 228页 | |
开本: | 23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J205.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绘画评论--hui hua ping lun--世界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100-21524-4 |
000 | 01496nam0 2200289 450 | |
001 | 485596 | |
010 | @a978-7-100-21524-4@dCNY89.00 | |
100 | @a20220906d2023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艺术中的鱼和文明史@Ayi shu zhong de yu he wen ming shi@f(英) 克里斯蒂娜·E. 杰克逊著@g冯晗译 |
210 | @a北京@c商务印书馆@d2023.03 | |
215 | @a228页@c彩图@d23cm | |
305 | @a中文版译自瑞科图书2012年版 | |
312 | @a原文题名取自封面 | |
314 | @a克里斯蒂娜·E. 杰克逊, 伦敦林奈学会研究员、英国博物学史学会委员。冯晗, 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 现任教于陕西师范大学。 | |
320 | @a有书目 (第217-222页) | |
330 | @a本书作者在《艺海游鱼》中讲述了艺术中的鱼所承载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她研究了自公元前2000年至今的绘画作品中鱼的形象的演变。除了对艺术品的分析, 她还探讨了影响艺术家的社会和历史问题, 包括关于何时吃鱼的宗教法令、鳕鱼战争的遗产, 以及特定港口的兴衰。她还将捕鱼的伦理与罐装、制冰业和盐业的持续变化、捕鱼和鱼类贸易的物理条件等纳入了她的研究。从荷兰艺术家雅各布·吉利格的静物画到雷诺阿的《鱼贩子》和马奈的《钓鱼》, 几千年来, 鱼类一直激发着艺术家们的灵感。它们出现在古老的荷兰和佛兰芒大师的作品中, 也出现在法国、英国和美国画家的创作中。 | |
500 | 10 | @aFish in art@mChinese |
606 | 0 | @a绘画评论@Ahui hua ping lun@y世界 |
690 | @aJ205.1@v5 | |
701 | 1 | @a杰克逊@Ajie ke xun@g(Jackson, Christine E.)@4著 |
702 | 0 | @a冯晗@Afeng han@4译 |
801 | 0 | @aCN@c20220906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J205.1@eJ702 | |
艺术中的鱼和文明史/(英) 克里斯蒂娜·E. 杰克逊著/冯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3.03 |
228页:彩图;23cm |
ISBN 978-7-100-21524-4:CNY89.00 |
本书作者在《艺海游鱼》中讲述了艺术中的鱼所承载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她研究了自公元前2000年至今的绘画作品中鱼的形象的演变。除了对艺术品的分析, 她还探讨了影响艺术家的社会和历史问题, 包括关于何时吃鱼的宗教法令、鳕鱼战争的遗产, 以及特定港口的兴衰。她还将捕鱼的伦理与罐装、制冰业和盐业的持续变化、捕鱼和鱼类贸易的物理条件等纳入了她的研究。从荷兰艺术家雅各布·吉利格的静物画到雷诺阿的《鱼贩子》和马奈的《钓鱼》, 几千年来, 鱼类一直激发着艺术家们的灵感。它们出现在古老的荷兰和佛兰芒大师的作品中, 也出现在法国、英国和美国画家的创作中。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艺术中的鱼和文明史
索取号:J205.1/J70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96844 | 215968442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67排1列4层/ [索取号:J205.1/J702] |
已借出,限还日期为2025.10.20 借出人:李凯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