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永远的新青年
|
|
| 作者: | 石钟扬 , 石霁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上海 东方出版中心 2020.05 |
|
| 页数: | 296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K827=6 , G239.296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期刊--qi kan--研究--中国--民国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473-1634-4 | |
| 000 | 01267nam0 2200289 450 | |
| 001 | 27864 | |
| 005 | 20221008105648.78 | |
| 010 | @a978-7-5473-1634-4@dCNY49.80 | |
| 100 | @a20200615d2020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310000 | |
| 105 | @aa a 000yy | |
| 200 | 1 | @a永远的新青年@Ayong yuan de xin qing nian@e陈独秀与五四学人@f石钟扬, 石霁著 |
| 210 | @a上海@c东方出版中心@d2020.05 | |
| 215 | @a296页@c图@d23cm | |
| 314 | @a石钟扬, 南京财经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陈独秀研究会会员。石霁, 乌克兰国立艺术与建筑学院硕士,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讲师。 | |
| 320 | @a有书目 (第291-293页) | |
| 330 | @a本书是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献礼之作。围绕着《新青年》的创刊、编辑、出版等事宜, 讲述了陈独秀与苏曼殊、蔡元培、胡适、鲁迅、傅斯年、章士钊、台静农以及《新青年》的众多作者、读者之间的往还酬酢, 为我们展现了近代中国思想革命是如何发端的, 以及《新青年》对民国学人的巨大影响和对五四运动的促进作用。 | |
| 517 | 1 | @a陈独秀与五四学人@Achen du xiu yu wu si xue ren |
| 600 | 0 | @a陈独秀,@Achen du xiu@f1880-1942@x人物研究 |
| 606 | 0 | @a期刊@Aqi kan@x研究@y中国@z民国 |
| 690 | @aK827=6@v5 | |
| 690 | @aG239.296@v5 | |
| 701 | 0 | @a石钟扬@Ashi zhong yang@4著 |
| 701 | 0 | @a石霁@Ashi ji@4著 |
| 801 | 0 | @aCN@c20220910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K827=6@eS555@f2 | |
| 永远的新青年:陈独秀与五四学人/石钟扬, 石霁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20.05 |
| 296页:图;23cm |
| ISBN 978-7-5473-1634-4:CNY49.80 |
| 本书是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献礼之作。围绕着《新青年》的创刊、编辑、出版等事宜, 讲述了陈独秀与苏曼殊、蔡元培、胡适、鲁迅、傅斯年、章士钊、台静农以及《新青年》的众多作者、读者之间的往还酬酢, 为我们展现了近代中国思想革命是如何发端的, 以及《新青年》对民国学人的巨大影响和对五四运动的促进作用。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永远的新青年
索取号:K827=6/S555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580315 | 215803156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58排6列1层/ [索取号:K827=6/S555] | 在馆 | |
| 2 | 1580316 | 215803165 | 社科库309/309社科库 58排6列1层/ [索取号:K827=6/S555]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