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1937, 延安对话
|
|
作者: | 毕森 著 ;李彦 译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6 |
|
页数: | 250页 | |
开本: | 21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I712.55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纪实文学--ji shi wen xue--美国--现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2-016012-9 |
000 | 01470nam0 2200289 450 | |
001 | 202021044979 | |
005 | 20211025120153.0 | |
010 | @a978-7-02-016012-9@dCNY45.00 | |
100 | @a20211006d2021 em y0chiy50 ea | |
101 | 1 | @achi@ceng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a 000zy | |
106 | @ar | |
200 | 1 | @a1937, 延安对话@A1937, yan an dui hua@f(美) 托马斯·亚瑟·毕森著@g李彦译 |
210 | @a北京@c人民文学出版社@d2021.06 | |
215 | @a250页@c图@d21cm | |
312 | @a原文题名取自封面 | |
314 | @a托马斯·亚瑟·毕森, 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东亚问题研究专家。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八十多年前, 美国青年学者毕森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悄悄奔赴延安, 利用很短的时间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 撰写了《1937, 延安对话》, 并为他们的崇高理念与精神力量所感召, 从此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者。毕森用自己的亲眼所见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理想光芒, 相当于一部小型的“红星照耀中国”, 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作者以笔记的形式对自己于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真实记录, 通过亲眼见证中国革命实践的西方学者的角度, 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 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党史空白。 | |
500 | 10 | @aYenan in june 1937: talks with the communist leaders@mChinese |
606 | 0 | @a纪实文学@Aji shi wen xue@y美国@z现代 |
690 | @aI712.55@v5 | |
701 | 1 | @a毕森@Abi sen@g(Bisson, Thomas Arthur),@f1900-1979@4著 |
702 | 0 | @a李彦@Ali yan@4译 |
801 | 0 | @aCN@c20210909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712.55@eB764 | |
1937, 延安对话/(美) 托马斯·亚瑟·毕森著/李彦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06 |
250页:图;21cm |
ISBN 978-7-02-016012-9:CNY45.00 |
八十多年前, 美国青年学者毕森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悄悄奔赴延安, 利用很短的时间采访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袖, 撰写了《1937, 延安对话》, 并为他们的崇高理念与精神力量所感召, 从此转变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者。毕森用自己的亲眼所见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理想光芒, 相当于一部小型的“红星照耀中国”, 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作者以笔记的形式对自己于1937年6月到访延安的真实记录, 通过亲眼见证中国革命实践的西方学者的角度, 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初心、中国革命的正义性和历史必然性, 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党史空白。 |
● |
相关链接 |
正题名:1937, 延安对话
索取号:I712.55/B764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544670 | 215446701 | 文学库116/116文学库 29排6列3层/ [索取号:I712.55/B764] | 在馆 | |
2 | 1544671 | 215446710 | 文学库116/116文学库 29排6列3层/ [索取号:I712.55/B76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