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简·奥斯汀的秩序观
|
|
| 作者: | 范丽娜 , 曾健坤 , 周榕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05 |
|
| 页数: | 200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561.074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201-4848-1 | |
| 000 | 01263nam0 2200265 450 | |
| 001 | 0120192790425 | |
| 010 | @a978-7-5201-4848-1@dCNY89.00 | |
| 100 | @a20190624d2019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简·奥斯汀的秩序观@Ajian ·ao si ting de zhi xu guan@dJane austen's perspective of order@f范丽娜,曾健坤,周榕著@zeng |
| 210 | @a北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d2019.05 | |
| 215 | @a200页@d23cm | |
| 330 | @a本书拟对18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六部作品进行分析,从婚姻秩序、道德秩序、阶级秩序、文化秩序、政治秩序、宗教秩序六个方面来评述简·奥斯丁笔下呈现的英国18-19世纪之交的基督教社会,从而在品鉴这位艺术大师的经典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社会剧变和人们在适应新的生活模式时,不得不扭曲或者对原有的伦理价值观进行反思和重塑。通过剖析简·奥斯丁的小说和她所持的态度,建构起作者理想中的美好社会秩序。 | |
| 333 | @a小说研究人员 | |
| 510 | 1 | @aJane austen's perspective of order@zeng |
| 600 | 0 | @a奥斯丁@c(Austen, Jane@f1775-1817)@x小说研究 |
| 690 | @aI561.074@v5 | |
| 701 | 0 | @a范丽娜@Afan li na@4著 |
| 701 | 0 | @a曾健坤@Azeng jian kun@4著 |
| 701 | 0 | @a周榕@Azhou rong@4著 |
| 801 | 0 | @aCN@c20200906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561.074@eF124 | |
| 简·奥斯汀的秩序观=Jane austen's perspective of order/范丽娜,曾健坤,周榕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05 |
| 200页;23cm |
| 使用对象:小说研究人员 |
| ISBN 978-7-5201-4848-1:CNY89.00 |
| 本书拟对18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六部作品进行分析,从婚姻秩序、道德秩序、阶级秩序、文化秩序、政治秩序、宗教秩序六个方面来评述简·奥斯丁笔下呈现的英国18-19世纪之交的基督教社会,从而在品鉴这位艺术大师的经典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社会剧变和人们在适应新的生活模式时,不得不扭曲或者对原有的伦理价值观进行反思和重塑。通过剖析简·奥斯丁的小说和她所持的态度,建构起作者理想中的美好社会秩序。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简·奥斯汀的秩序观
索取号:I561.074/F124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471186 | 214711864 | 文学库116/116文学库 19排2列5层/ [索取号:I561.074/F124] | 在馆 | |
| 2 | 1471187 | 214711873 | 文学库116/116文学库 19排2列5层/ [索取号:I561.074/F124] | 在馆 | |
| 3 | 1471188 | 214711882 | 社科二线422/116文学库 19排2列5层/ [索取号:I561.074/F124]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