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最新论语译读
|
|
| 作者: | 孔丘, 著 ;杨春燕 编译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06 |
|
| 页数: | 340页 | |
| 开本: | 23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H319.4:B222.24 , H319.4:B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儒家--ru jia--英语--汉语--对照读物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307-09755-1 | |
| 000 | 01094nam0 2200289 450 | |
| 001 | CAL 01010061343 | |
| 010 | @a978-7-307-09755-1@dCNY39.80 | |
| 100 | @a20150624d2012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aeng |
| 102 | @aCN@b420000 | |
| 105 | @ay z 000yy | |
| 200 | 1 | @a最新论语译读@Azui xin lun yu yi du@d= Confucian analects@f杨春燕编译@zeng |
| 210 | @a武汉@c武汉大学出版社@d2012.06 | |
| 215 | @a340页@d23cm | |
| 300 | @a汉英对照 | |
| 330 | @a本书体例包括《论语》原文、今译 (含白话译文、英语译文) 及解读部分。英译部分是受到安乐哲和罗思文译本的启示, 并借鉴佛经汉译的经验, 即玄奘的“五不翻”的观点,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词语, 尤其是《论语》中的哲学术语, 采用音译策略等。 | |
| 510 | 1 | @aConfucian analects@zeng |
| 517 | 1 | @a论语译读@Alun yu yi du |
| 586 | @a | |
| 605 | @a论语@Alun yu@x英语@x汉语@j对照读物 | |
| 606 | 0 | @a儒家@Aru jia@x英语@x汉语@j对照读物 |
| 690 | @aH319.4:B222.24@v5 | |
| 690 | @aH319.4:B@v4 | |
| 701 | 0 | @a孔丘,@Akong qiu@f前551或前552-前479@4著 |
| 702 | 0 | @a杨春燕@Ayang chun yan@4编译 |
| 801 | 0 | @aCN@c20150624 |
| 905 | @a241430@dH319.4:B@eY158@f3 | |
| 最新论语译读= Confucian analects/杨春燕编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06 |
| 340页;23cm |
| 汉英对照 |
| ISBN 978-7-307-09755-1:CNY39.80 |
| 本书体例包括《论语》原文、今译 (含白话译文、英语译文) 及解读部分。英译部分是受到安乐哲和罗思文译本的启示, 并借鉴佛经汉译的经验, 即玄奘的“五不翻”的观点, 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词语, 尤其是《论语》中的哲学术语, 采用音译策略等。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最新论语译读
索取号:H319.4:B/Y158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149728 | 211497281 | 语言库209/209语言库 52排1列2层/ [索取号:H319.4:B/Y158] | 在馆 | |
| 2 | 1149729 | 211497290 | 语言库209/209语言库 52排1列2层/ [索取号:H319.4:B/Y158] | 在馆 | |
| 3 | 1149730 | 211497307 | 语言库209/209语言库 52排1列2层/ [索取号:H319.4:B/Y158]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