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内存数据库
|
|
作者: | 张延松 , 王珊 编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5.03 |
|
页数: | 498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TP333.1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内存数据库--nei cun shu ju ku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300-33596-4 |
000 | 01606nam0 2200289 450 | |
001 | 95285 | |
005 | 20250902080649.78 | |
010 | @a978-7-300-33596-4@dCNY96.00 | |
100 | @a20250411d2025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a a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内存数据库@Anei cun shu ju ku@d= In-memory database@f张延松, 王珊编著@zeng |
210 | @a北京@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d2025.03 | |
215 | @a498页@c图@d26cm | |
300 | @a明理 | |
314 | @a张延松,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 长期从事计算机基础与数据库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内存数据库、新硬件数据库技术。王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 |
320 | @a有书目 | |
330 | @a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共8章。第一部分为内存数据库基础篇, 包括第1、2、3章, 主要介绍与内存数据库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硬件技术发展以及基于内存计算平台的数据仓库模式分析。第二部分为内存数据库实现技术篇, 对比分析了分析型内存数据库实现的关键技术, 梳理了内存数据库实现技术的脉络。第三部分为内存数据库实践技术篇。第三部分以中国人民大学王珊教授领导的高性能数据库团队长期以来在内存数据库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系统地介绍了我们在内存数据库和面向新型异构存储/计算硬件平台数据库技术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架构, 为读者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内存数据库实现案例素材, 并展示我们对于内存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和研究技术路线。 | |
510 | 1 | @aIn-memory database@zeng |
606 | 0 | @a内存数据库@Anei cun shu ju ku |
690 | @aTP333.1@v5 | |
701 | 0 | @a张延松@Azhang yan song@4编著 |
701 | 0 | @a王珊@Awang shan@4编著 |
801 | 0 | @aCN@c20250909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P333.1@eZ220@f1 | |
内存数据库= In-memory database/张延松, 王珊编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5.03 |
498页:图;26cm |
明理 |
ISBN 978-7-300-33596-4:CNY96.00 |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 共8章。第一部分为内存数据库基础篇, 包括第1、2、3章, 主要介绍与内存数据库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硬件技术发展以及基于内存计算平台的数据仓库模式分析。第二部分为内存数据库实现技术篇, 对比分析了分析型内存数据库实现的关键技术, 梳理了内存数据库实现技术的脉络。第三部分为内存数据库实践技术篇。第三部分以中国人民大学王珊教授领导的高性能数据库团队长期以来在内存数据库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系统地介绍了我们在内存数据库和面向新型异构存储/计算硬件平台数据库技术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架构, 为读者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内存数据库实现案例素材, 并展示我们对于内存数据库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和研究技术路线。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内存数据库
索取号:TP333.1/Z220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629343 | 216293437 | 自科库301/ [索取号:TP333.1/Z220]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