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五四时期西诗汉译流派之诗学批评研究
|
|
作者: | 文珊 著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9.5 |
|
页数: | 171页 | |
开本: | 26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H315.9 , I052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英语诗歌--文学翻译--研究--中国--现代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5668-2644-2 |
000 | 01286nam0 2200253 450 | |
001 | 202019132945 | |
005 | 20190921113344.0 | |
010 | @a978-7-5668-2644-2@dCNY42.00 | |
100 | @a20190916d2019 em y0chiy011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440000 | |
105 | @ay z 000yy | |
106 | @ar | |
200 | 1 | @a五四时期西诗汉译流派之诗学批评研究@AWu Si Shi Qi Xi Shi Han Yi Liu Pai Zhi Shi Xue Pi Ping Yan Jiu@e以英诗汉译为个案@f文珊著 |
210 | @a广州@c暨南大学出版社@d2019.5 | |
215 | @a171页@d26cm | |
330 | @a中西方各自都具有悠久的诗学传统,且都源自于诗歌研究,诗学对于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都有着无可置疑的理论意义,但这一植根于诗歌研究的理论却始终没有被系统地应用于中国诗歌翻译研究。中国的诗歌翻译传统是在五四时期的新诗运动中建立起来的,因此,理性的诗歌翻译研究需要从诗学的角度开始探究,从西诗汉译的范式确立来反思这样的范式是否符合诗学的原理。如果我们绕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变革这一意识形态视角,仅从诗学角度对五四时期西诗汉译主要流派的译诗范式进行研究,一些以往被忽视的问题将会引起关注,可以让我们更清楚更客观地看出西诗汉译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 | |
517 | 1 | @a以英诗汉译为个案 |
606 | 0 | @a英语诗歌@x文学翻译@x研究@y中国@z现代 |
690 | @aH315.9@v5 | |
690 | @aI052@v5 | |
701 | 0 | @a文珊@AWen Shan@4著 |
801 | 0 | @aCN@c20190905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H315.9@eW652 | |
五四时期西诗汉译流派之诗学批评研究:以英诗汉译为个案/文珊著.-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9.5 |
171页;26cm |
ISBN 978-7-5668-2644-2:CNY42.00 |
中西方各自都具有悠久的诗学传统,且都源自于诗歌研究,诗学对于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都有着无可置疑的理论意义,但这一植根于诗歌研究的理论却始终没有被系统地应用于中国诗歌翻译研究。中国的诗歌翻译传统是在五四时期的新诗运动中建立起来的,因此,理性的诗歌翻译研究需要从诗学的角度开始探究,从西诗汉译的范式确立来反思这样的范式是否符合诗学的原理。如果我们绕开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变革这一意识形态视角,仅从诗学角度对五四时期西诗汉译主要流派的译诗范式进行研究,一些以往被忽视的问题将会引起关注,可以让我们更清楚更客观地看出西诗汉译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五四时期西诗汉译流派之诗学批评研究
索取号:H315.9/W652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439907 | 214399079 | 语言库209/209语言库 39排6列3层/ [索取号:H315.9/W652] | 在馆 | |
2 | 1439908 | 214399088 | 语言库209/209语言库 39排6列3层/ [索取号:H315.9/W65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