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
|
| 作者: | 谢雍君 著 | |
| 分册: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5 |
|
| 页数: | 285页 | |
| 开本: | 25cm | |
| 丛书名: |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I207.37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80769-241-6 | |
| 000 | 01244nam 2200277 450 | |
| 001 | 0100003940 | |
| 010 | @a978-7-80769-241-6@dCNY45.00 | |
| 100 | @a20150416d2015 em y0chiy0121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y a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A《Mu Dan Ting》Yu Ming Qing Nv Xing Qing Gan Jiao Yu@f谢雍君著 |
| 210 | @a北京@c北京时代华文书局@d2015 | |
| 215 | @a285页@d25cm | |
| 225 | 2 | @a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Azhong guo yi shu yan jiu yuan xue shu wen ku |
| 314 | @a谢雍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 京剧研究中心副主任, 《戏曲研究》副主编。 | |
| 320 | @a有书目 | |
| 330 | @a本书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考察中心, 运用戏曲学、教育学、心理学、女性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种研究理论和方法, 分析了《牡丹亭》所描述的两种情爱发生方式、感梦身亡和“发乎情止乎礼义”两种情爱实现方式, 以及对明清女性产生的的情感教育与引导作用, 从而揭示了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实施方式、文化内涵、基本特色和社会意义。 | |
| 410 | 0 | @12001 @a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
| 586 | @a | |
| 604 | @1701 0@a汤显祖,@Atang xian zu@f1550-1616@150010@a牡丹亭@x文学研究 | |
| 690 | @aI207.37@v5 | |
| 701 | 0 | @a谢雍君@Axie yong jun@4著 |
| 801 | 0 | @aCN@c20150827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I207.37@eX482 | |
| 《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谢雍君著.-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
| 285页;25cm.-(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
| ISBN 978-7-80769-241-6:CNY45.00 |
| 本书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考察中心, 运用戏曲学、教育学、心理学、女性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种研究理论和方法, 分析了《牡丹亭》所描述的两种情爱发生方式、感梦身亡和“发乎情止乎礼义”两种情爱实现方式, 以及对明清女性产生的的情感教育与引导作用, 从而揭示了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实施方式、文化内涵、基本特色和社会意义。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
索取号:I207.37/X482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176753 | 211767532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9排2列5层/ [索取号:I207.37/X482] | 在馆 | |
| 2 | 1176754 | 211767541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9排2列5层/ [索取号:I207.37/X482] | 在馆 | |
| 3 | 1176755 | 211767550 | 文学库108/108文学库 9排2列5层/ [索取号:I207.37/X482]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