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题名: |
骆驼刺根系生态学
|
|
作者: | 曾凡江 , 刘波 主编 | |
分册: | ||
出版信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02 |
|
页数: | 200页 | |
开本: | 24cm | |
丛书名: | ||
单 册: | ||
中图分类: | Q949.751.9 | |
科图分类: | ||
主题词: | 豆科--根系--植物生态学 , 豆科 , 植物生态学 , 根系 | |
电子资源: | ||
ISBN: | 978-7-03-033177-9 |
000 | 01324nam0 2200265 450 | |
001 | 005706503 | |
010 | @a978-7-03-033177-9@dCNY65.00 | |
100 | @a20120301d2012 em y0chiy50 ea | |
101 | 0 | @achi |
102 | @aCN@b110000 | |
105 | @abf z 000yy | |
200 | 1 | @a骆驼刺根系生态学@Aluo tuo ci gen xi sheng tai xue@f曾凡江,刘波主编 |
210 | @a北京@c科学出版社@d2012.02 | |
215 | @a200页@c地图,图版@d24cm | |
300 | @a本书由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EW-3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870471,3107047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4213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54B01)共同资助。 | |
330 | @a本书以多年生深根植物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相结合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模拟控制实验与自然环境实验相结合、人工挖掘和机械挖掘相结合,对骆驼刺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整个生活史中的形态可塑性、盐分的适应特征、化学计量学、根系的拓扑结构、垂直根系生长的水分阈值、生物量的分配策略、植被修复的最佳灌溉量、生物固氮和氮素分配、水分来源、分株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定位研究。 | |
606 | 0 | @a豆科@x根系@x植物生态学 |
606 | 0 | @a豆科 |
606 | 0 | @a植物生态学 |
606 | 0 | @a根系 |
690 | @aQ949.751.9@v5 | |
701 | 0 | @a曾凡江@Azeng fan jiang@f(1966~)@4主编 |
701 | 0 | @a刘波@Aliu bo@c(生物学,@f1927~)@4主编 |
801 | 0 | @aCN@c20121226 |
905 | @dQ949.751.9@eZ021@f1 | |
骆驼刺根系生态学/曾凡江,刘波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02 |
200页:地图,图版;24cm |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EW-3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870471,3107047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9CB4213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C54B01)共同资助。 |
ISBN 978-7-03-033177-9:CNY65.00 |
本书以多年生深根植物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相结合的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模拟控制实验与自然环境实验相结合、人工挖掘和机械挖掘相结合,对骆驼刺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整个生活史中的形态可塑性、盐分的适应特征、化学计量学、根系的拓扑结构、垂直根系生长的水分阈值、生物量的分配策略、植被修复的最佳灌溉量、生物固氮和氮素分配、水分来源、分株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定位研究。 |
● |
相关链接 |
![]() |
![]() |
![]() |
正题名:骆驼刺根系生态学
索取号:Q949.751.9/Z021
 
预约/预借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1 | 1212506 | 212125065 | 自科库401/401自科库 36排1列4层/ [索取号:Q949.751.9/Z021] | 在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