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信息 |
| 题名: |
中国民族建筑学术论文特辑
|
|
| 作者: | 李春林 主编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编 | |
| 分册: | 2024 | |
| 出版信息: |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25.02 |
|
| 页数: | 351页 | |
| 开本: | 29cm | |
| 丛书名: | ||
| 单 册: | ||
| 中图分类: | TU-092.8 , TU-092 | |
| 科图分类: | ||
| 主题词: | 民族建筑--min zu jian zhu--中国--文集 | |
| 电子资源: | ||
| ISBN: | 978-7-5160-4392-9 | |
| 000 | 01348nam 2200265 450 | |
| 001 | 89082 | |
| 005 | 20250813221953.53 | |
| 010 | @a978-7-5160-4392-9@dCNY98.00 | |
| 100 | @a20250409d2025 em y0chiy50 ea | |
| 101 | 0 | @achi |
| 102 | @aCN@b110000 | |
| 105 | @aab z 000yy | |
| 106 | @ar | |
| 200 | 1 | @a中国民族建筑学术论文特辑@Azhong guo min zu jian zhu xue shu lun wen te ji@h2024@f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编 |
| 210 | @a北京@c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d2025.02 | |
| 215 | @a351页@c图, 地图@d29cm | |
| 314 | @a书内题: 李春林主编 | |
| 330 | @a本书所收录的学术论文, 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和民族建筑事业发展方向, 从多个学术和技术角度进行了深人论述, 反映出我国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科研水平和取得的新成就, 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学术成果。在此, 我们向所有参与本书编撰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编辑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 我们才能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集结成册, 为推动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 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能够加入这一事业中来, 共同为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建筑文化而努力。 | |
| 606 | 0 | @a民族建筑@Amin zu jian zhu@y中国@j文集 |
| 690 | @aTU-092.8@v5 | |
| 690 | @aTU-092@v4 | |
| 701 | 0 | @a李春林@Ali chun lin@4主编 |
| 712 | 02 | @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Azhong guo min zu jian zhu yan jiu hui@4编 |
| 801 | 0 | @aCN@c20250909 |
| 905 | @a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dTU-092@eL293:2024@f1 | |
| 中国民族建筑学术论文特辑.2024/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编.-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25.02 |
| 351页:图, 地图;29cm |
| ISBN 978-7-5160-4392-9:CNY98.00 |
| 本书所收录的学术论文, 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和民族建筑事业发展方向, 从多个学术和技术角度进行了深人论述, 反映出我国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科研水平和取得的新成就, 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学术成果。在此, 我们向所有参与本书编撰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编辑人员致以衷心的感谢。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 我们才能将这些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集结成册, 为推动民族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同时, 我们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能够加入这一事业中来, 共同为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建筑文化而努力。 |
| ● |
| 相关链接 |
|
|
|
正题名:中国民族建筑学术论文特辑
索取号:TU-092/L293:2024
 
预约/预借
| 序号 | 登录号 | 条形码 | 馆藏地/架位号 | 状态 | 备注 |
| 1 | 1623060 | 216230601 | 建筑库101/ [索取号:TU-092/L293:2024] | 在馆 |